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维修养护 > 虚报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消费者“被消费”

虚报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消费者“被消费”

大家车网 2011-12-13 08:30 来源:慧聪网 作者:

  一些修配厂都知道现在许多司机只会开车不会修车,一旦汽车遇到故障就六神无主了,基本都是“任其宰割”。这时候,修理工往往就会夸大毛病,将车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借机提高修理费。有的车只是垫圈坏了,往往被说成是离合器坏了的事屡见不鲜。一个本来几十元就能修理的小毛病,车主可能为此花费几百元。张师傅说,像这样把小毛病人为夸大的做法,在汽修界有个行话叫“吊腕子”。

  案例维修费用被“拔高”

  “刚开始明明和汽修店谈好是2000元的工时费,没想到结账发现与之前定的数目有较大出入”。曾先生上个月在惠州下角一家汽修店修理发动机,不仅工时费4000元比原预报价格增加一倍,还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维修项目,总共花费1万多元。对方于是说出大堆专业术语解释必要性,曾先生并非汽车专业人士,不敢在维修项目上省钱,只好乖乖交钱。

  后来懂行的朋友帮他查看才发现,按照正常维修行情,明码实价标明工时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有些维修项目根本就没必要,汽修店实际是虚报了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曝光潜规则: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

  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是比较常见的行业潜规则。惠州汽车贸易协会副会长陈小卡向记者透露,相对而言,4S店对各项维修费用都会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但汽修店的员工为了完成每个月任务,就会在工时费和维修项目上动手脚,让消费者稀里糊涂交钱。

  如在修车时并不说明有哪些问题,在交车时才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已经一并修复,账单往往把人吓一跳。

  专家支招:别忘签订《维修合同》

  惠州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刘飞标向记者透露,汽修市场还比较混乱,不同店有不同价,相差还较大。不排除部分汽修店为宰客而虚报工时费和乱收其它费用。

  广东尚典律师事务所胡海良律师表示,这招在修理行业俗称“打闷包”,先斩后奏虚报工时和维修项目。为防中招,车辆维修前一定要与维修企业签订《维修合同》,列明维修项目、价格、材料配件、质量保证等。维修过程也要多留个心眼,确认应更换的配件名称、数量、品质和价格,都要求维修厂经过车主同意后方能更换。

  《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交通厅关于机动车维修价格管理办法》第8条中明确规定了车主有前述权利,惠城区消委会秘书长朱福祖说,在提车时,车主要记得向维修企业索要《机动车维修记录》、维修结算清单、正规发票,并保存合同、维修记录、结算清单、发票,作为日后发生纠纷时的法律依据。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