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维修养护 > 政府力控汽车业 新一轮兼并拉开帷幕

政府力控汽车业 新一轮兼并拉开帷幕

大家车网 2006-02-10 13:30 来源:网摘 作者:

源自:中国商报政府增强对汽车业宏观调控的力度,将加快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新一轮洗牌风暴即将来临,汽车企业应提起高度重视。日前,国家发改委首次大规模明令拟撤销企业的生产资格,在其网站发布拟撤销WMI(世界制造厂代号)的名单,其中124家企业拟被永久终止车辆生产或被取消生产资格,23家企业的部分产品拟被取消生产资格。据悉,被取消生产资格的基本是产能很低甚至为零的企业。对于剔除汽车业无效产能,专家学者早已多方呼吁,本是老生常谈,但发改委一旦“动真格“,很多业内人士和汽车媒体在拍手称快的同时,又产生几分担忧: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将针对汽车业推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紧缩性措施将会带来哪些影响?“今年国家发改委的政策重心将是进行各主导产业的产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前者,因为结构调整的周期会更长一些。“记者从接近广东省发改委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可能会采取一系列产业面调整措施,如压缩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数量等。政府增强对汽车业宏观调控的力度,很可能控制新建项目,同时也会影响投资。这一系列的变化将使汽车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新一轮洗牌风暴即将来临,汽车企业应对此提起高度重视。政府宏观调控增强其实,2004年颁布的新汽车产业政策,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汽车整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这次剔除无效产能可以说是这一产业政策的具体落实,为何会引起业内这么大的反响?这和近期业内屡次传出的“产能过剩“、“汽车业将被定性为过热行业“有相当大的关系。很多媒体就此推断,政府将对汽车业实施限制产能、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加快兼并重组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产能过剩说其实也是老话题,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有人提出过,2005年底开始又成为争论的焦点。汽车行业到底只是产能结构不合理,还是总体产能过剩,业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汽车行业投资过热说法也在岁末年初被多次提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工业研究室主任杨合湘在一次论坛上指出,汽车工业暴露出汽车业过热、开发能力弱等四大问题。汽车行业是否已被定性为过热行业,记者未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官员的正面回应。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发改委的政策重心将是进行各主导产业的产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前者,因为后者更侧重于淘汰落后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这个周期会更长一些。中国经济已经由粗放增长阶段向精细增长阶段过渡。由于今明两年是事关这次过渡转型能否成功的两年,因此这两年的产业调整力度都会很大。“撤销部分厂家的WMI目前只是国家着手产业重组的第一步,就好像种盆景一样,先把死的烂的枝条当做垃圾全部剪掉,再把细的枝条往大的枝条方向拢。“ 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汽车部研究员金永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新项目和投资将受影响虽然取消100多家企业生产资格的举措本身,对2006年汽车行业发展,包括利润,影响不大,但很多汽车从业者担心,政府会否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使新建项目受到非常严格的控制,市场准入变得极为艰难,投资也会受到影响。这一担心会不会成为现实?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在年初发布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限制汽车新建项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解释这一问题时表示,产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过现在对新建项目还是相对控制的。在市场准入的问题上,此前有部分媒体宣称,“发改委把力帆作为轿车项目审批的最后一个进入者“。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欣认为,这个说法绝对化了:“要说力帆是最后一个准入者,我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其他准备上轿车项目的企业对这一话题多数讳莫如深。北汽福田曾提出要在明年上轿车项目,但当记者此次问到是否已向发改委申报轿车项目时,北汽福田党委副书记赵景光、负责对外宣传的部长崔鹏均表示自己不清楚具体情况,并强调目前轿车项目只是准备中,很多具体内容尚未定下来。另外,不少媒体指出,政府决策会造成投资减少。“其实不能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政府有这个意向,银行在放贷的时候肯定会考虑,不过汽车业一般是地方政府比较看重的,会当做重点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也会对当地银行施加影响,所以对投资的影响还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长这样告诉记者。兼并重组加快步伐国家发改委将采取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控制产能、严格审批新建项目、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等,很有可能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这也意味着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还有不少小企业,意欲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也相当多。据记者了解,仅浙江省就有40余家民企欲争相建立汽车制造厂以挤进汽车行业,而相对闭塞的西部重镇重庆也聚集了10多家汽车制造厂。河北保定周围还聚集着一批主要依靠“抄袭“挣快钱的SUV企业。对于这些小企业是否应该尽快将之并入大型企业,专家认为应该慎重。“有些生产客车的企业,可能每年几十辆就可以活了,轿车(企业)就不一样,得几十万辆,还有些企业有多个品种,轿车生产得不好,但商用车很好。情况比较复杂。“张欣告诉记者。金永生也持类似看法:“个人认为,目前的主流厂家之间的竞争最起码要继续保证10年左右,充分的竞争对于中国汽车的产业质量提升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一下子全收到5到6家企业手中,对汽车业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对商用车应该更宽松一些,我注意到这次撤销的很多厂家都是商用车企业,其实商用车情况不一样,不可能像乘用车那样保留10至20家就可以,商用车的限制数量要更广一些。“不过,在兼并重组加速成为大趋势的前提下,无论政府采用何种调控方式,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都是保证生存发展的“王道“。由于原有的以产销驱动利润增长的企业经营模式将面临挑战,因此汽车企业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挖掘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下端的空白市场,必要时可以在资金盈余时预购土地经营相关产业,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编辑:韩威)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