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东方卫报2005年11月中下旬,早已成文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现身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被公布的《办法》全文指出,出台《办法》是为了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并强调,汽车外部标识中的车企名称必须采用中文汉字标注。该办法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的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汽车。 这个合资汽车企业中外方最不愿看到的《办法》将于今年2月1日施行,届时,标识有“
华晨宝马”、“
北京奔驰”、“一汽奥迪”等字样的豪华车将现身中国街头,它将制止合资企业淡化“中国制造”的行为继续发生。与之相反的是,厂家迟迟不愿表态,经销商大多持消极态度,而消费者早已在酝酿一股“揭牌风”。 合资品牌将烙“中国印” 据介绍,《办法》的核心内容是:在中国制造的汽车如在中国销售,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产地或生产企业的名称,否则该车型将被禁止销售。《办法》对标识高度、材料作出了明确规定。车长超过4.2m的车型,其标识的中文汉字高度不得低于25mm;车长不超过4.2m的车型,其标识的中文汉字高度不得低于20mm。汽车生产企业的合资各方,如将各自的中文汉字名称的简称或商标进行组合标注的,可不再标注生产企业名称。此外,《办法》还强调,乘用车、商用车车身的前部和尾部标识中,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应能永久保持,不得采用油漆喷涂方式和不干胶粘贴方式。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办法》的出台,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会突出中方制造能力,增加了中方平等对话权。如今合资企业的车型及品牌都是国外的,中方地位在车型上表现得越来越弱,长此以往消费者将淡忘中国制造商,这个办法出台后,就是防止中国汽车企业变成默默无闻的组装厂,保证其获得更多平等对话权。但他同时表示,《办法》不会影响跨国企业向中国引进更多品牌。 汽车消费的崇洋心理 在南京一家国产
奥迪销售中心的展厅内,一位看车的顾先生告诉记者,奥迪品牌逐步实现国产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提到奥迪,大家都知道是
一汽大众在生产。但是,要真在车身的显著位置加上“
一汽-
大众”这几个汉字,尽管不会因此而改变购买初衷,感觉还是有点儿不太舒服,因此会选择在购买后把中文标识摘掉。 顾先生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当然不仅仅是难以适应新的变化,有关分析人士指出,这种不舒服更多的是由崇洋消费心理导致的。该人士表示,很多车主及潜在车主存在这种消费心理,尤其是高档车买主。因为从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现状来看,对于购买豪华车的消费者来说“面子”问题所占比重更大。毕竟,欧美日韩等车系,其产品技术及品牌影响力,确实是本土车系无法比拟的。另一位计划购买奔驰的消费者刘恒则委婉表示,可以在看不到的地方打上MADE IN CHINA”字样,如后备箱内侧,发动机盖内侧,但不要标注在外面,因为那毕竟不是中国车,还是维持原版的好,消费者想买的一定是纯正的外国品牌的车而不是中国版的那个品牌的车。 业内人士指出,近来一直为大家关注的东南乘用车将换挂
三菱车标之举,也正是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的这种消费心理。对此,有法律方面的专家表示,一些国内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为了短期的销售业绩,自动放弃企业自身的中文标识,这种行为将助长跨国公司淡化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做法,长此以往,国内汽车企业和品牌将会逐渐被遗忘。国内汽车企业自动放弃了自身品牌,就等于是白白放弃了打造品牌的机会和因品牌的知名而应获得的未来收益权与自主扩张的机会。该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应当看到,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知识产权战略、竞争策略和品牌战略是全方位的,值得我们的企业深思。” 贴标是多此一举吗 据记者了解,对《办法》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消费者和汽车经销商。一些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向媒体表示,“汽车标志并不能代表什么,在消费者的眼里,多加一个标志并不会改变品牌的实质。目前所谓的国产豪华汽车,说白了只是贴牌,是在中国制造,而不是由中国制造,因此加贴中文标的实质意义不大。”一些网友也纷纷发表评论,对给合资品牌加贴中文标识表示不屑。一位名为wg5985的网友在新浪网上留言说,“真是好笑,明明是别人的孩子,只是来你家生一下,你偏要人家跟你同姓!荒唐不荒唐?就好像海尔,也在美国开厂,难道海尔就不是中国的了吗?不要自欺欺人了!” 一位
奔驰的经销商则对《办法》实施的必要性持消极态度,“消费者对品牌的热衷度很高,希望买的坐驾挂的就是国际品牌,总希望自己购买的车和国际进口车没什么差距。比如买奔驰的顾客,就是冲着他的品牌知名度,买奔驰E级和C级这种豪华车的人更喜欢进口车,许多人就是买个情绪。现在奔驰实现了国产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仰视已经不再如从前,如果奔驰尾部还加个国产化标志,会大大影响其买车的情绪,销量必然也会打折扣。”正因如此,目前,国产豪华车多半是全英文标识,与进口车的外观标识没有两样,“不写中国字更像进口车”的销售心态,助长了合资企业在生产新车时不标注产地和企业名称的行为,并淡化了中国汽车的制造能力。 有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出台政策的目的在于帮助中方提升国产化品牌的影响,但实际上却没有起到太大的提升作用。“国际品牌的影响深入人心,即使贴再多的牌,跟每个买车的用户都强调这是国产车,奥迪还是奥迪,还是大众集团的车型,与中国两个字的关联实在勉强。中国只有自强做好国内自有品牌,才能让‘中国制造’四个字刻在每个人的心上。” 众厂家在观望 记者看到,目前,
东风日产、上海通用别克、上海通用雪佛兰、南京菲亚特等多个品牌旗下的车型外部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文标识,天津一汽丰田的中文标识采用的是不干胶粘贴方式,也不符合规定。 对于《办法》的实施,大多数合资企业的外方都持观望态度,或表示正在“积极研究”。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大家现在主要还是在等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出来的具体操作办法。宝马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出台后,将会尊重并遵循政府部门颁布的所有政策及法规,并在随后对此作出回应。 在得知《办法》出台后,上海通用相关人士表示,调整外部标识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肯定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但具体在什么时间推出新标识目前尚未确定。而此前
宝马中国首席代表曾表示,一旦《办法》出台,将按中国政策执行。 一位品牌战略专家对媒体称,他预计让豪华车打上中文标识不太现实,跨国汽车企业大多不会愿意这样做。事实上,一旦打上中文产地的标识,中国产豪华车在外观上就会与国际上的同型号产生了明显区别,这与跨国汽车企业集团希望的“产品全球统一”的思路相悖。国内一家汽车企业政策研究人士透露,在讨论《办法》时,也有企业提出过这种问题,特别是高档车商不愿看到这种状况的发生,甚至一些国内合资企业的中方也担心贴上中文标识会影响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揭牌风”即将现身 毫无疑问,对于具有崇洋心理的汽车消费者来说,豪华车身上的中文标识将成为他们的“眼中钉”。目前在道路上,可以看到不少马自达6尾部的“一汽轿车”中文字样被车主摘除,由于东方之子的尾部设计酷似沃尔沃S80,很多车主也选择把“
东方之子”字样的标识和
奇瑞车标一并摘除。 一些豪华汽车的销售人员认为,在《办法》实施后,肯定有不少消费者要求摘掉中文标识,毕竟目前市场上的高档品牌国产轿车车身有中文标识的还是少数,大多数消费者习惯了原来的样式,虽然加装中文标识不会根本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意向,但一些消费者,特别是高档车的消费者可能会对车身的中文标识“采取措施”。他们还表示,目前《办法》的规定制约的是生产环节,对流通领域并没有什么约束,所以如果用户提出摘掉中文标识的要求,他们将尽量满足。 由此,一些汽车经销商认为,《办法》正式实施后很可能会掀起一股“揭牌风”。因为如果用户提出揭掉中文标识的要求,他们将会尽量满足。(编辑: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