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车型库 > > 本田

日系车整体沉沦对中国市场是好事吗?

大家车网 2012-09-28 13:21 来源:网摘 作者:

据来自中国新闻网转引日本共同社的报道,多家日本汽车厂商决定减少在华工厂的产量。日本丰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厂商26日纷纷决定减少在中国的乘用车产量。报道认为,如果在华减产长期化,日本汽车厂商的经营或将受到影响。因销量下降造成库存增加,丰田在广东和天津的汽车厂修改了中国国庆长假期间停止生产的计划,提前4天于26日停工,长假过后也将暂时减产。

    日产在广东等地的3家工厂将从27日起停产3天。马自达在江苏的工厂将从28日起停产两天。为削减产量,铃木计划从24日到28日将重庆汽车厂的日夜两班生产改为只在白天生产。本田表示将仔细观察对销售的影响,尚未决定是否减产。三菱汽车表示没有减产计划。长假期间各公司的在华工厂都将停工。

    与中国交恶所付出的必然代价

    自钓鱼岛事件开始升温以来,日系车在化的销售形势可谓是每况愈下。在正在到来的"金九银十"行情中,日系的凯美瑞雅阁、天簌等冲量车型无一进入销量前十的排名不说,与德系、美系、韩系中的畅销车型的距离还在进一步拉大。

    大幅降价成了日系车要摆脱市场困境的唯一法宝。以B级车为例,日系车的几个"当家花旦":凯美瑞、雅阁、天簌、马六等现在的普遍降价幅度都2-4万之间。SUV中的RAV4也出现了降幅4万、15万左右的车型。于是连这些处于中间力量的日系车都只有通过大幅降价来稳住市场,那么接下来那些处于二、三梯队的日系车型,还有的是降价空间。

    抛开钓鱼岛问题,日系车的投其所好之道也走入瓶径了

    其实早在钓鱼岛事件升温之前,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就在走下坡路了。丰田系在八月份15%左右的降幅则是一定时间积累效应的结果。其实早在今年之初,丰田、日产、本田的主力车型,都已显颓势,整体上增长乏力。

    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去在对中国消费者投其所好的道路上,在所谓与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的暗合方面,日系车可谓是玩得顺风顺水。但是市场变了,消费群体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对以80、90后以主的新生代消费者,中庸之道的造车理念不再与他们产生多少共鸣,而个性化、硬朗化、时尚化、风格化的东西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

    而大玩中庸之道、"无过即是功"的日系车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之下是转不过弯来了。在大众系打的科技含量牌,在通用系打的时尚化牌,在韩系把性价比演绎得比日系车更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左右夹击之下,就是没有钓鱼岛事件的发生,日系车也像日本的家电一样,在主要的市场支点问题上开始找不到北了。

    有日系车的参与,市场竞争更充分

    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如同一个大致分布合理的"生态圈"。德、美、日、法、韩系,加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车型,正好构成了一个大致合理的"生态圈"。而这种格局对于车市的充分竞争是有利的,因为一旦竞争不充分,变成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就意味着垄断、就意味着市场价格体系的倾斜,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不利的。

    日系车就所代表着的中庸之道风格来说,也属于这个生态圈中一种特有的定位。于是当日系的市场风格的接受度已然受到质疑之时,日系车的唯一出路就是与时俱进,求变革新,也就是说要通过调整和创新来改变被动局面,从而也将在推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方面加大力度。

    所以从意识形态的方面的角度来说,国人是接受不了日系车的,因为恨和尚者也必恨袈裟。但是从生态圈的角度上来说,各个车系的发展都会为充分的市场竞争起到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并不希望日系车退出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之中。但是日本的政客是僵硬的,不知日系的车商们会不会比他们的政客要识时务,在从善入流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调整。

关键词:本田   责任编辑: 叶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