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赛季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历史上颠覆传统的一个赛季,不仅规则在本赛季有了重大的修改,另外多年以来形成的几大车队,特别是
法拉利车队独揽的格局被打破。米其林合作车队成为最大赢家。
2005年,国际汽联对一级方程式的比赛规则进行了调整,而最重要的变化则体现在前后风翼和扰流板的位置、引擎和轮胎的使用方面。调整后的新规则规定,前定
风翼的位置再一次提高,而后定风翼的位置要前移,最终使得F1赛车的下压力下降20%;在2004赛季,国际汽联的规定是每部赛车每站仅能使用一部引擎,而今年规则调整后一部引擎必须要参加两站比赛;此外,国际汽联还对轮胎的使用加以限制,规定每站比赛一部赛车在每站比赛中(包括排位赛和正式比赛)只能使用一套轮胎(4条)。
本赛季,还是有两家轮胎供应商为比赛提供轮胎,十支车队中有七支选择与米其林进行合作。
除此之外,在2004赛季几近结束时,各支车队的车手配置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威廉姆斯车队的两位车手拉尔夫-舒马赫和蒙托亚分别转会到了
丰田车队和迈凯轮车队,取而代之的是原美洲虎车队的韦伯和乔丹车队的海德菲尔德;而原迈凯轮车队的老将库塔在离开迈凯轮之后转投了新成立的红牛车队;特鲁利离开了
雷诺车队来到丰田车队,和小舒马赫成为新的搭档;而西班牙车手阿隆索则继续留在雷诺车队,和他搭档的是来自索伯车队的费斯切拉;前世界冠军维伦纽夫在2004赛季末重返F1车坛,而2005赛季他开始效力于索伯车队;同时,本赛季还有四位新车手加盟一级方程式的比赛。
但是,无论是规则的改变还是车队车手的变化都不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人们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今年谁会获得车队车手总冠军。以往的几年,人们已经习惯看到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垄断冠军,然而本赛季前三站比赛的结果却使这种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3月6日举行的2005赛季揭幕-澳大利亚大奖赛上,阵阵大雨使得比赛从排位赛阶段便悬念叠生,而最终雷诺车队的费斯切拉和阿隆索分获一、三名,红牛车队的库塔和克莱因也获得了第四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绩,威廉姆斯车队的韦伯也为车队获得了4个积分,同时获得积分的还有迈凯轮车队的两位车手雷克南和蒙托亚。而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没能完成本站比赛,巴里切罗获得第二名对于法拉利车队来说是个安慰。在本站获得积分的八名车手中,有七位车手都是使用的米其林轮胎,米其林轮胎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抓地力。
接下来,3月20日,十支车队再次齐聚马来西亚雪邦赛道,进行本赛季第二回合的较量。跟澳大利亚站形成鲜明反差的就是马来西亚的炎热高温:本站比赛中赛道温度长期高达50摄氏度,这对轮胎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而比赛中,米其林轮胎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最终的比赛成绩也证明了这点:米其林车手在前八名中再次包揽七席,阿隆索登上了冠军领奖台。赛后雷诺车队的工程总监帕特-西蒙德对米其林轮胎大加称赞 :“本站比赛,轮胎面临的考验比之前我们所面临的任何考验都要严峻,但是米其林轮胎自比赛第一圈开始就为我们的赛车提供了非常好的抓地力,并且这种可靠的抓地力一直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持续到最后一圈。”
第三站比赛移师中东的巴林,在这条沙漠上新建起来的赛道上,高温再次成为每支车队、每位车手所要面临的挑战。50摄氏度的持续赛道高温再加上赛道上的沙砾和新赛道对轮胎磨损率的影响,使得轮胎再次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然而本站比赛,米其林将其胜利再次扩展,包揽了本站比赛的前八名,阿隆索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赛后米其林集团赛事总监皮埃尔-迪帕基耶说道:“我们自赛季揭幕以来的不败战绩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它反映出了我们的技术实力。我们所提供的轮胎在这站比赛的极端环境下表现非常好,优势明显。我们不会就此满足,我们要不断努力,以期在月末欧洲大陆的比赛中再次取得佳绩。”
米其林不但为其F1合作车队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同时它也不断将从F1赛道上收集的数据用于普通车辆轮胎的研发中,其推出的Pilot轮胎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米其林将极限运动中使用的轮胎技术应用于民用轮胎,使消费者能够充分享受米其林轮胎科技发展带来的运动乐趣。
米其林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始终站在技术革新的前沿,为顾客创造出更加安全、有效及舒适的驾车体验。米其林总部位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现在全球拥有近12.5万名员工;在19个国家设立了74家工厂,在超过17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与市场机构。米其林分别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上海设有研究与测试中心,并在巴西和尼日利亚拥有6个橡胶种植园。
1989年,米其林来到中国。本着逾百年的创新精神,米其林将先进科技和高质量产品带到中国,于1995年底在沈阳设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2001年,米其林又与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之一的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米其林在中国拥有超过4,900名员工,共同致力于米其林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