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养车心得 > 其它养护 > 雨季行车注意事项 轮胎保养依然是关键

雨季行车注意事项 轮胎保养依然是关键

大家车网 2008-06-11 15:30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作者:

    随着6月份的到来,天气变得炎热,雨水也逐渐频繁。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爱车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以应对这个炎热和多雨的季节。本贴的天语车主就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出了夏季雨天行车应该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小技巧,相信会给所有车主一个启发和帮助。

    夏天开车多麻烦,感觉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俺家小S是没问题,新入手的,就是前几天空调没调好,不过经过大家的指点,这两天已经没问题了!有问题的是俺一个哥们的车!他那个空调里吹出来的风总是一股乡土气息,我做过两次,弄得我总是打喷嚏,一查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夏天到了,该清洗了!二话不说,立马去了趟4S店,搞定!所以我想了想,其他的TX可能一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我干脆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查了查,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希望大家都可以受益!

    空调的问题就不说了,去4S店清洗一下就行了!我来说说别的问题吧!

    首先是下雨天的行车问题:

    一、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建议不要再行驶,立即熄火停车。否则容易发生“气门顶”。如果过水时熄火,千万不要尝试再打火启动。(编者:由于水不像空气可以压缩,水进入气缸后如果再进行点火,活塞连杆会被打断。如果未上发动机涉水险,保险公司不会对此进行理赔,更换发动机主要部件的高额费用都需车主自己承担。)

    二、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

    三、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左闪右避反而容易使后面司机误解、造成意外。

    四、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由于雨天汽车的刹车距离会加长,所以行车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五、雨刮器最好一年一换。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车观察路面情况将很困难。特别是高速行驶时,雨刮片向上浮起,扫水能力更差。另外,夜雨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

    六、给车玻璃上点蜡。如果玻璃清洁剂中含有一些蜡质,使用后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蜡膜,雨刮器扫水会非常彻底,还可以保护玻璃。

    七、定期检查前风挡处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畅。避免雨天积水造成发动机进水,防止车载电脑短路。一汽大众系列车型的电脑就在防水槽底下。

    八、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轮胎磨损过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

    九、并线时多看多观察。很多车的外后视镜没有自动加热功能,雨天在外后视镜上积留的雨滴容易造成驾驶员视线盲点,除了及时清洁外后视镜之外,并线时司机也要多看多注意。

    十、夜雨、阴天行车,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夜晚行车视野性较差,为了防止后面的车追尾,应该及时开启夜间行车灯;另外在阴天、雨雾较重、可视性较差的雨天,也应该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

    然后再说一下夏季防锈的问题:
 
    首先是积存在车身孔洞中的湿气。由于车子终日在路上奔波,难免遇到各种路况,偶然天下雨路湿、遭遇泥泞路面都是常有的事。有时不一定能及时进行清洗,以至车辆下侧的空隙处容易积存污泥,这就是湿气得以藏匿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导致生锈的地方。

    其次是车辆底部和外部的油漆和保护层剥落。粗心的车主不一定会留意得到,由于没有及时修补,在阴冷天气中,你的爱车就只能赤裸裸地受到伤害,锈就是这么生出来的。

    最后,所谓车烂先烂底。底盘是和地面最贴近的部位,受路况影响特别严重,许多车子维修时托起来一看,底壳已锈蚀斑斑,轮壳处甚至已松动穿孔。
 
    为了让车子寿命更长,建议新车在落地时首先做防锈处理。所谓的防锈处理,是在车底喷涂一层5mm左右的高分子橡胶聚合物,凝固后就如装甲一般护住底盘,不易干裂、脱落,具有防砂石撞击、耐酸雨、防腐蚀等优点。
 
    除了专业的防锈工作,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一经发现喷漆剥落或有刮痕,应立即修复。
    2、检查和洁净车门以及车身底部的排水孔。
    3、用高压喷枪清洗车辆的底部
    4、检查车内覆盖物的湿度。由于地毯和地席会长时间保留湿气,这种湿气最终会导致地板板件生锈。
    5、应定期检查和修复车辆下侧的防锈镀层。
 
    这些都是一些个人看法而且还结合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