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2-01 09:43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作者:
核心提示
2011年11月22日,在长清区一处厂房前,工人们忙忙碌碌,装车、固定、捆绑,几辆重卡整装待发。车上装载的这套铁家伙,“吃”的是废旧轮胎,“吐”出来的却是燃油、炭黑和铁丝这是由济南世纪华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工业连续化废旧轮胎裂解”装置。该装置拥有15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及4项国际PCT专利保护,已出口19个国家和地区。
放错地方的宝贝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居世界首位,与之相伴产生的废旧轮胎处置问题也日益严重。同年,我国产生的废旧轮胎达3亿条,“黑色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已不亚于“白色垃圾”。如何处理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废旧轮胎在经过轮胎破碎系统之后,加入催化剂,经过预热后进入这个系统,在常压低温下发生裂解裂化反应。就这样,垃圾变为‘宝贝’。”济南世纪华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这套装置的发明人牛斌找到了方法。
牛斌指着设备旁边两个管道告诉记者:一条向下的细管经过磁化设备,通向一个正方体绿箱,这是裂解反应完成后产生的固体产物粗灰黑,经过磁选,便得到碳黑;向上的管道则经过特殊装置进入两个大油桶,裂解反应后的气体经过分油器分油冷却后,会得到两种燃料油,这两个大油桶便分别盛有轻油(汽油)和柴油;裂解系统还会产生少量的可燃气,这种可燃气经过系统净化,全部用于裂解工艺供热系统,而由此产生的烟气会经过烟气净化系统变成洁净气体。“这种装置几乎实现了废轮胎100%的利用,不产生任何污染,通过它,我们把废轮胎变成了资源。”牛斌强调。
目前,该公司采用捆绑销售的形式,先后向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生产设备与技术,且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尼处于市场垄断地位。
被罚出来的“世界首创”
谈起他的发明,牛斌一脸的“牛气”,可回忆起研发过程,他却感叹人生多艰。
1990年,牛斌在天桥区开了国内第一家废塑料裂解厂,正当工厂刚有起色时,一纸处罚决定却让他如坠冰窖:5天之内拆除厂内所有设备。原来,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周围居民反映强烈,被环保部门取缔。
他回到厂子,看着刚刚从各处收来的如山般的废塑料,发起愁来,“往哪运啊,干脆都烧了吧!”
这一烧,奇迹发生了。他钩炉灰时钩出了很规律地绕成一圈圈的铁丝;旁边还有一块黑东西,隐约有花纹。牛斌认出这是摩托车轮胎。过了一会儿,黑东西凉了,他用手一攥,成了灰。这意味着一定有什么东西出来了,“是油?一定是油!快去找轮胎,能找多少找多少! ”牛斌兴奋的向工人大叫。就在这最后的5天之内,轮胎出油了。“我所有的损失都不抵这一小杯黑乎乎的油啊!”从管子里接出油的刹那,牛斌感到眼前一片光明。
接下来的几年,牛斌到处找资料,访专家,主要研究怎么能不污染。经过不断的摸索实验,经中国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及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整套生产线唯一获得CE认证,是中国政府的重点科技项目,被国家四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花香墙外”的尴尬
墙内开花墙外香。牛斌向记者介绍,现在公司正在执行的合同已累计3000万美元,95%的订单来自国外,“国内许多地方寻遍世界各地,才知道掌握这项技术的公司竟然在山东济南。”
“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紧张,被我国政府严禁的土炼油越发猖獗,甚至一度占据了国内废胎处理市场的90%多,导致国内废轮胎价格飞涨。”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土法炼油的工艺非常简单,就是将废轮胎投入炼炉内,经过高温熔炼,轮胎熔化产生钢丝、轮胎油。它利润巨大,每收购1吨废旧轮胎能赚近千元。但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却是极其严重的。土法炼油严重冲击了环保新品的生存市场。在国内相对较弱的购买力下,作为原材料的废轮胎价格大幅度上涨,其后果就是环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美国处理1条废旧轮胎补贴2至4美元,欧洲国家每处理一吨轮胎补贴110欧元,英、日、德等国对废旧轮胎免费回收,废旧轮胎处理企业免税,而我们不仅没有处理补贴,废旧轮胎还要出高价才能买到。”牛斌说。
羁绊公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缺乏。“全国上千所高校,却无一所拥有‘橡胶裂解化’相关专业。”无奈之下,公司在招人时,更多地考虑“橡胶聚合”专业。在牛斌看来,“聚合”起码是距离“裂解”最近、最易上手的专业。
随着国内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牛斌也有意开拓国内市场,“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废旧轮胎蕴含的巨大危害,正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现在我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相信随着环保新技术的不断推广,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美好。”
责任编辑: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