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4-11 10:38 来源: 经销商供稿 作者:
马来西亚吉隆坡,2011年4月10日- F1马来西亚站,红牛车队卫冕世界冠军塞巴斯蒂安.维尔特凭借倍耐力轮胎再次通过杆位夺得冠军。此役又一次证明轮胎策略对于比赛获胜的重要性。在马来西亚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选择最佳轮胎策略的车手在比赛中获胜。与澳大利亚大奖赛一样,迈凯伦车队位居第二,莲花雷诺车队名列第三。这两个车队的获胜车手分别是简森.巴顿和尼克.海德菲尔德。后者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从倍耐力的测试车手成长为本站获胜车手。
在比赛开始前,赛道温度达到35摄氏度,场内温度为29摄氏度。巴顿预测,“我认为伴随着倍耐力轮胎的出色表现,这将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比赛。”
巴顿的预言是正确的,倍耐力与 F1锦标赛三年轮胎合约的第二站,比赛从始至终紧张刺激,精彩绝伦的超车频繁上演。比赛在最后一圈前仍难分胜负,维尔特仅以3秒优势夺冠,海德菲尔德在最后时刻超越马克.韦伯位居第三, 而韦伯位列第四名。
比赛前三名选手均选择了相近的三停策略,前两次进站使用软胎,而在最后一次进站转而使用硬胎。巴顿则是发挥了轮胎的最大效率,在第38圈最后一次进站后一直使用硬胎完成比赛。
海德菲尔德同样展示了对轮胎的使用技巧,用硬胎完成了最后的18圈并超越了进站四次的马克.韦伯。这是海德菲尔德在2009年马来西亚站后第一次登上领奖台。
索伯车队的车手小林是选取2次进站策略的选手中最先完成比赛的车手。他使用软胎完成前36圈,剩余的20圈则是使用硬胎。这位日本车手最终排名第八名,第一次在今年F1大奖赛中获得积分。
所有的车手均在比赛开始时使用软胎。尽管有一些间歇性的降雨,但比赛过程中总体而言天气干爽:使Pzero轮胎展示了其优异表现。
今天的比赛势均力敌,精彩的超车场面频频上演。最精彩的对决当属第17圈时阿隆索和巴顿,第27圈时维特尔和马萨以及第45圈时汉密尔顿和阿隆索的超车场面。
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Paul Hembery表示:“如果我们说澳大利亚站的比赛很不错,那么马来西亚站的比赛则更胜一筹。感谢今天的天气,比赛期间没有降雨,这使我们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清楚看到倍耐力轮胎的极佳表现。马来西亚站决赛从始至终都是赛车战术和勇气的较量。在何时何处选取合适的轮胎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一旦在比赛中做出重要的决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尽可能最好的方式来保护轮胎,同时还要考虑那些异常恶劣的条件。本站登顶领奖台的三位车手在这方面都彰显了他们出众的才能。倍耐力轮胎帮助他们在一系列的对决中占优并在最后时刻脱颖而出。在这里,我要特别祝贺尼克.海德菲尔德。在倍耐力轮胎去年八月初进赛道时,他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一位测试车手。在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之后,我们还不能作片刻喘息,下周我们又要迎接另一个新的挑战–中国大奖赛,希望那会是另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马来西亚大奖赛决赛进站次数汇总:
维特尔:软胎软胎 (13圈)软胎 (25圈)硬胎(41)3次
巴顿:软胎软胎 (13圈)软胎 (23圈)硬胎(38)3次
海德菲尔德:软胎软胎 (13圈)软胎 (26圈)硬胎(39)3次
韦伯:软胎软胎 (10圈)软胎 (22圈)硬胎(32)硬胎(43)4次
马萨:软胎软胎 (13圈)软胎 (27圈)硬胎(38)3
阿隆索:软胎软胎 (14圈)软胎 (26圈)硬胎(41)硬胎(46)4次
汉密尔顿:软胎软胎 (12圈)硬胎 (24圈)硬胎(37)硬胎(52)4次
小林可梦伟:软胎软胎 (17圈)硬胎 (36圈)2次
舒马赫:软胎软胎 (14圈)软胎(28圈)硬胎(42圈)3次
迪-雷斯塔 :软胎 软胎 (11圈)软胎(24圈)硬胎(37)圈 3次
苏蒂尔:软胎软胎 (3圈)硬胎(16圈)软胎(32圈)3次
罗斯伯格:软胎 软胎 (15圈)软胎(29圈)硬胎(40圈)3次
布埃米:软胎 软胎 (15圈)DT*(20圈)硬胎(32圈)3次
阿古尔苏阿里:软胎 软胎 (16圈)硬胎(32圈)2次
科瓦莱宁:软胎 软胎 (15圈)硬胎(34圈)2次
格洛克:软胎 软胎(17圈)硬胎(34圈)2次
佩特罗夫:软胎 软胎 (15圈)硬胎(27圈)硬胎(44圈)3次
里尤兹:软胎 软胎 (17圈)硬胎(38圈)软胎(44圈)3次
丹布罗西奥:软胎 软胎 (17圈)硬胎(35圈)2次
特鲁利:软胎 软胎 (13圈)1次
佩雷兹:软胎 软胎 (17次)1次
巴里切罗:软胎 软胎 (3次)硬胎(17次)2次
卡斯基延:软胎—
马尔多纳多
中国大奖赛将于下周末在上海拉开序幕。倍耐力将再次为12只参赛的F1车队提供PZero硬胎和软胎。
责任编辑: 许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