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0-11-12 09:5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赵奕
对于正在计划中的沃尔沃三大工厂中国落地项目,昨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一个论坛上明确表示,并不如想象般顺利,“我希望越快越好,但不知道需要多久,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目前,双方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沃尔沃全球管理层,管理层目前正在进行沃尔沃落地中国的项目论证,这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快;二是中国政府的审批流程还未走完。
●
沃尔沃XC90
李书福的上述说法,与之前一天在杭州会见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表态相左。
彼时,李书福表示,沃尔沃交割已过去三个多月,新的董事会召开了两次会议,董事会和管理层决定把中国建设成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宣布了中国区管理层团队,并计划在成都、上海和大庆三地建厂,沃尔沃在中国的布局“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种表态上的反复,显示了沃尔沃中国落地之难,“要经过漫长的规划、协调、审批、讨论等,需要很长的过程。”李书福表示,目前沃尔沃项目在中国落地的话题,吉利说了不算,沃尔沃有其自身商业计划;同时,沃尔沃说了也不算,还需要中国政府部门的审批。
事实上,在今年8月2日沃尔沃资产交割后,中国项目何时落地、在哪里落地就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而从昨日李书福的表态来看,如要实现上述目标,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达成一致;二是中国政府首肯。
沃尔沃全球董事及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沈晖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管理层正在制定有关中国项目的商业计划书,“这个战略是一个非常详细的战略,我们要做什么产品、投资回报怎么来、每辆车的价格多少、每个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如何,这是很详细、很具体的一部材料。”
沈晖表示,完成这样一部商业计划书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因此在这个时间跨度上,想加快速度并不现实,因为沃尔沃轿车资产交割至今仅过去3个月时间。
而在政府审批方面,昨日沈晖也向记者确认,国家部委的审批正在按照政策法规进行,包括沃尔沃到底是以“外资”还是以“民资”身份进来,需要不需要在国内找合资伙伴等问题,目前均“悬而未决”。
如此漫长的等待,的确让李书福非常焦急。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由于向上述三家地方政府融资,如何向他们当初的“慷慨解囊”有个交代,是李书福不得不考虑的。此前,包括上海嘉定区政府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各自渠道,对外释放了沃尔沃落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旋即遭到了沃尔沃中国运营团队的否认。
因此,李书福被夹在中间,一方面是跨国企业的运作规范,一方面是吉利长期与政府打交道所积累的宝贵资源。哪个都不能小视,哪个都需要平衡。
●
除了落地时间外,李书福在论坛现场还坦承,在其他方面如董事会内部、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也存在分歧,例如车型的引进上。
“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对中国汽车市场研究比较多,对中国社会形态了解比较深,现在在国内很多车越造越大,我说沃尔沃也在中国可以造大一点。”李书福表示,他希望未来引进的沃尔沃车型能针对中国人的消费品位进行调整,开发加长型、排量大的车型。但这一想法遭到了沃尔沃董事会的否定,“他们觉得不行,大了以后耗能大、材料多、占地面积大,不节约,不符合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
在竞争对手方面,李书福在两次董事会会议上都建议,将奔驰、宝马列为沃尔沃的竞争对手,但这一想法也遭到了管理团队的反对。
“沃尔沃管理层认为,买奔驰、宝马的人不会买沃尔沃,买沃尔沃的人不会买奔驰、宝马,他们觉得这是沃尔沃的品牌定位。我说,让买奔驰、宝马的人来买沃尔沃不好吗?他们觉得不一定好。我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李书福说。
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成为中国第一家涉足国际化运营的民营车企,沈晖对本报表示,沃尔沃目前的董事会可谓当下国际车坛“全球化”水平最高的团队。“每个人都是我和董事长亲自挑选,他们均要代表吉利集团这个出资人的利益来发表意见。”因此沈晖认为,即便出现与李书福意见相左的情况,也应视为董事会和管理层为吉利长远利益在考虑。
李书福也强调,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他的一些想法来自中国市场,而董事会和管理层是基于西方和全球角度来看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慢慢一致起来的。当然,如果最后协调不下,我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肯定是要妥协的。”
责任编辑: 可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