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7-09-13 19:36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新浪汽车
主持人:刚才有网友在聊天室里提问,他比较关心明锐1.6L的情况,上市时我们推出了2.0和1.8TSI的车型,想问一下付总1.6L的车什么时候上市?价格区间是多少?
上海大众斯柯达营销副总监付强做客新浪谈明锐营销
上海大众明年将投产的新车法比亚
付强:上市时我们有过一些交代,就是明锐1.6L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年底之前推出来,作为整个明锐产品线的补充。
主持人:价位是不是也会参照卡罗拉1.6的车型?
付强:怎么定价还是看三个方面,一个是看消费者,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要看消费者的导向,第二个看竞争对手,第三个要看厂家自身的成本接受能力。实际上任何一个产品定价都是这三方面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我想等到1.6L投放市场的时候,我们在1.8T和2.0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思考的,到1.6L我们还会按照这个原则思考。
主持人:我们看斯柯达的网站的话,我们会对斯柯达的品牌会有更多的期望,我们还有其他更漂亮的车型,想问一下付总,未来的产品布局是怎么样的,就是下一款会是什么车呢?
付强:首先我想说的就是斯柯达品牌不等于明锐,明锐也不等于斯柯达。大家现在在短期内接触到的斯柯达品牌都是以明锐产品作为一个支撑的,我想借这个机会也可以跟广大的网友做一个沟通,就是我们在明年的晚一些时候还会推出另外一个产品,就是斯柯达品牌——FABIA(法比亚),09年我们还会推出一个比明锐还要大一点的车型SUPER-B(速派),其他类型的产品我们也在市场调研和规划当中,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以一些进口车型作为我们的补充,也会在今后的几年当中推到市场当中去。
主持人:现在市场上一个惯常的现象就是比较热门的车型都会出现加价,付总您怎么看,如果明锐也出现加价的情况会怎么样?
付强:我本人不太赞同去渲染这个东西,因为很多的厂家总是标榜说我这个车加价了以显示很好卖,这不是一种很厚道的做法。但是有一点我们也需要承认,明锐上市之后由于消费者对我们的信赖,也由于可能我们早期投放市场上资源供应的问题,现在确实有很多的消费者暂时定单转化为销售存在一点困难,但是我们对全国经销商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约定,我们还是要以消费者满意为第一出发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态度上还是比较坚决的,还是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这样的问题。而我们的绝大多数经销商也有相同的认识,从目前来看执行得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已经对卡罗拉的特色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想请田老师从您的角度展望一下明锐的前景。
田毅:还是我刚才说的,明锐这款车型引进中国的时机还不算迟,中国的消费者确实对于这款产品首先从产品导向入手,现在在中国这部分的人群还是很多的,因为明锐确实有很多的优势可以值得向国内消费者推荐和让大家认识的一些强劲的技术优势,这个时候明锐能够成功上市,并且上个月在网络不是很健全,只有几十家网络的情况下它的销售数据是2000多台,当然初期这个数字也是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比如我们跟卡罗拉比较,可能卡罗拉的渠道就比较多,可能几百家,但是初期我觉得这种数据也确实只具有参考价值。
对于这款产品,因为中国的文化和明锐的文化定位有很多文化相似的地方,内敛、中庸、不张扬等个性和中国的文化个性有很多的相似地方,明锐潜在的客户消费群还是很大的,在A+级的汽车消费市场来说有很多人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再加上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它的后盾,我还是比较看好这款产品在中国能够卖得好。相比其他的车型来说,其他车型在这方面的定位不是那么清晰,不清晰的一种可能就是它的用户群可能更广泛,就目前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趋势来说,有时候否定式的取向和定位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用户群,也是现在的一种叛逆心理,理想消费心理也是很重的,就是你的产品要定得全时、全能,可能很多人不赞同,恰恰到我不要这个消费人群的时候,大家恰恰对这个产品很感兴趣。明锐这个产品我很认可,它在未来几年还是会很有希望的。
主持人:6月6日新浪网也对明锐的上市活动进行了报道,当天的流量比平时增加了50%以上,说明网友对这款车的关注度很高,这也跟新浪网的网友在年龄段来说比较成熟、消费能力比较强有关,也让我们充分看到了明锐的美好前景,最后请付总您再展望一下明锐的目标和前景,作为我们今天聊天的结束语。
付强:我们不鼓励我们的消费者进行冲动的决定和购买,希望我们的消费者如果有时间或者对我们的车感兴趣、对产品品牌核心价值认同的消费者,能够到我们的展厅看一看,亲自去试乘试驾一下我们的车,会有新的感觉。
今年的明锐主要工作还是要把网络做扎实、把品牌做扎实,还是希望能够给我们的消费者提供一流的服务,让消费者能够充分地感觉到斯柯达品牌给他们提供的超值的服务。今年我们对销量没有很严格的诉求和目标,就是希望消费者能够认同我们的产品,能多卖一台算一台,我想在结束之前也感谢新浪网的网友能够关注我们的这样一个话题,日后给斯柯达品牌和明锐产品多多支持。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今天的《营销战国策》系列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次聊天结束
责任编辑: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