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深圳汽车将突破200万辆 是否限牌成悬念

深圳汽车将突破200万辆 是否限牌成悬念

大家车网 2012-02-20 08:59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 沈小妮)继上周北京机动车突破500万辆之后,深圳的“粤B”车也将在本周突破200万辆,迎来“200万汽车时代”。

每天上牌一千辆左右

2007年3月6日,一辆浅咖啡色的宝马车成为第100万辆“粤B”车,深圳汽车保有量进入百万时代。2010年4月28日,一辆服装公司的人货车上了第150万个“粤B”牌,深圳车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迅速增长。短短8个月后,同年12月8日,深圳迎来第170万辆粤B号牌车。市交警局车管部门预测,粤B号牌车将在本周突破200万辆。

交警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近年来,深圳汽车保有量加速增长:2005年底我市汽车保有量为77.08万辆,年均涨幅高达18%,加上外地驻深和每日出入境车辆,在深圳道路行驶机动车总量早已经超过200万辆,道路车辆密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2010年底车辆上牌还一度出现“井喷”,11月单月上牌量创下26837的历史“新高”。2011年全年,上牌速度有所放缓,日均上牌量在一千辆左右,这使得170万辆之后新增的30万辆车用了近15个月。

堵车已经成“常态”

“元宵节一过,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包括每天上下班驱车在路上"蜗牛行"。”市民蔡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他家住南山,在罗湖上班。每天在路上的来回两趟,都像是在考验耐心和脾气。蔡先生称:“滨河路、南海大道,永远都是车多缓行,不遇到交通事故堵车就算是运气好的。”

不仅仅是上下班的早晚高峰道路拥堵,车辆猛增,已经令深圳交通陷入“时时堵,到处堵”的严峻局面。2011年底出台的《城市交通白皮书》如此表述:“小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交通方式结构趋于恶化,中心城区将面临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的巨大压力。”而2010年初,市交委也曾作出预测,深圳汽车保有量的极限值在210万辆。不到两三年的时间,深圳很可能因机动车数量过多而陷入瘫痪。

是否限牌成悬念

近期,网络上又有传闻,称深圳将效仿北京,以限制上牌的手段遏制车辆快速增长。深圳是否真会面临限制上牌呢?

去年12月,市公安局向市政协委员通报我市社会治安情况时,提出建议考虑借鉴北京摇号上牌的方法,限制每年上牌数在15万辆以内。《城市交通白皮书》中也指出:“利用设施供应、经济杠杆、行政管理和宣传倡导等综合手段加强对机动车使用的引导与控制,缓解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在高峰时段的道路交通压力。”

尽管交委相关负责人在去年12月底明确表示,深圳并未正式考虑以“限制上牌”治堵,近期也不会通过行政命令手段直接限制上牌;然而今年1月份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授权市政府可以采取机动车保有量增量调控,高峰时段区域限行、限制机动车使用频率等等交通拥堵治理措施。限制上牌从此有了法律依据,这令深圳是否会限制上牌又成悬念。

深圳商报相关报道

专家支招破解“挤堵乱”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 沈小妮)深圳的交通困境,在今年的两会上,也引起了众多关注。如何寻求破解之道,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提出了各自建议。

精细化管理城市交通

在今年两会的政协提案中,由民革深圳市委会提出《关于“增强民本意识,提高深圳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中,提出对城市交通应实施“精细化管理”。提案建议:深圳交通管理执行力欠缺问题由来已久,根本原因在于责权利不够明确,具体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导致群众交通投诉被踢皮球,很多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建议交委尽快优化组织机构,采用网格化交通管理,建立辖区负责制。辖区分局必须深入了解管辖区域的交通状况,并对所在区域交通决策落实实施负主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交通决策执行力。

该提案还指出,应完善交通投诉反馈机制,鼓励市民为交通管理建言献智。事实上,市民对自己每天出行的路线最关心、也最有发言权,但目前交通投诉机制不畅打击了深圳市民献言献策的积极性,建议深圳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83228000投诉电话以及交委网站,畅通交通投诉反馈机制,定期统计分析市民对交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基础,并及时跟进与反馈,建立全民关心支持交通管理的决策参考平台。

增设“拥车证”提高成本

由民盟深圳市委会提出的《关于治理交通“拥堵乱”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的提案》则以新加坡为范例,鼓励提高私车使用成本。提案建议:深圳先后在1995年、1997年、2002年、2005年开展了四轮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实现“短平快”工作效果。但交通综合整治大行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挤堵乱”,仅靠加快路网建设也是不可能解决“挤堵乱”,所以限行、疏导和控制拥有私家车的成本是必然趋势。应采用增设“拥车证”,控制总量;高峰限行,征交通拥堵费等措施。

该提案还指出:深圳治“挤堵乱”,应该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建专用道。继续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大对中心城区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施划力度,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

效仿香港疏通快速路

政协委员江学院也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借香港经验解决深圳快速路交通拥堵难题的建议》。他称,造成深圳市快速路拥堵现象的原因并非道路不够宽、不够多,除车辆不断增加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快速路的规划不尽合理、司机占道行驶现象严重、交通执法不严、交通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目前,深圳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做法一样,都是将快速路划分为小车道与大车道,最右侧一道为大车道,左侧为小车道,我们认为,这样的划分不是最科学合理的。因为严格的说,小车不一定快,大车不一定慢,关键取决于驾车的司机。

因此,他建议借鉴香港经验,通过立法,将所有单向双车道以上的快速路,划分为行车道和超车道,所有车辆除超车外,一律须靠右行驶,超车完毕后,必须迅速回位至行车道行驶。同时,交警也应加大巡逻执法力度,对占道行驶和超车完毕后仍长时间停留在超车道上行驶的车辆进行处罚。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