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单日雪量创历史新纪录 积雪深度达33.2cm

单日雪量创历史新纪录 积雪深度达33.2cm

大家车网 2010-01-04 08:41 来源:易车网 作者:黄建华

据中央气象台3日10时发布的暴雪预报,预计3日下午到夜间,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辽东半岛南部、山东半岛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天津东部、河北东部、山东半岛北部的局地有暴雪。

 

单日雪量创历史新纪录 积雪深度达33.2cm(0) 大家车网

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降雪量大 雪层最厚发布预警最多———

本报讯 昨天,1951年以来1月最大降雪覆盖京城,此次大到暴雪创造了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降水量最大、雪层最厚四个纪录,同时,它还顺便轻松刷新了市气象台预警信号发布纪录,昨天一天,市气象台三发暴雪及道路结冰预警信号。今天,大到暴雪将停,而雪后五六级大风将紧随进京,本市最高气温仅有-9℃,市民们要穿好冬装抵御风寒。

在前天一场小雪的带领下,从前天夜间开始,一场铺天盖地的大到暴雪飘向京城。昨天早起的市民被眼前的一片雪景陶醉了,只有东北地区才能见到的雪乡美景在京城呈现。而拍雪景、打雪仗、堆雪人则成为了京城最热的室外活动。

■昨天大到暴雪创造四个纪录

昨天的大到暴雪创造了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降水量最大、雪层最厚四个纪录。据市气象台台长郭虎介绍,首先,昨天的大到暴雪从2日夜间的20时左右飘落,一直不间断地下到昨天的21时左右才陆续停止,持续时间至少长达24小时,这不仅在2009年入冬以来是没有过的,而且也是近5年来少见的;其次,昨天的大到暴雪覆盖了整个京城,因为此次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势均力敌,北京城区、特别是山区均完全被覆盖,而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也在此次大雪的势力范围内,覆盖范围如此广的大雪这几年也很少见;再次,大到暴雪中,京城降水量普遍达到了10毫米。截至昨天20时,市气象台的统计显示,全市范围内普遍降下大到暴雪,降水量最大的居庸关达到了27毫米,怀柔紧随其后,为23毫米,昌平16毫米,五元桥15毫米,全市平均降雪量则为11毫米,而城区平均降水量为13毫米。郭虎台长介绍,昨天的日降雪量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最后,昨天的降雪雪层最厚,郭虎台长表示,京城的大到暴雪中,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本市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10至20厘米,昌平和门头沟积雪深度达33.2厘米,怀柔达32.6厘米,积雪足以埋没成人的膝盖。

■气象台发布预警纪录被刷新

创下四项纪录的大到暴雪还刷新了气象台发布预警最多纪录。郭虎台长介绍,昨天凌晨3时20分,市气象台发出暴雪蓝色预警信号,而到上午8时50分,市气象台再次紧急将暴雪预警信号升级到黄色,在16时10分,市气象台再次发出寒潮蓝色、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一天三发预警信号这是没有过的,而其中的暴雪预警也是自2009年11月入冬以来首发。

■大雪过后北风来袭

大到暴雪后的今天,京城将被大风占据。郭虎台长介绍,今天京城将被北风接管,预计今天白天,本市风力将达到5至6级,在大风的催动下,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将下降到-9℃和-14℃。1月5日的最低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到-16℃,这一气温将低于近30年来1月上旬北京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15.4℃,这一极值出现在1986年1月3日。而从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的北京1月上旬最低气温为-20.1℃,发生在1951年1月10日。

相关新闻

北方8个省市

遭遇大雪影响

本报讯(记者 李仲虞)昨日,交通运输部表示,根据路网中心监测掌握的情况,受强降雪影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3日共计有15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的局部路段,因路面积雪关闭交通,其中河北境内高速公路几乎全部封闭。

此外,受大雾影响,四川省先后有8条高速公路封闭交通,目前已经陆续恢复通行。除此之外,全国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运行基本正常,全国公路网没有出现严重的车辆和行人滞留现象。

2日夜间以来,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山西东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等地普降大雪,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西南部等地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大雾,对公路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交通运输部提前发布了公路交通恶劣天气气象预警,对各地应对强降雪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目前,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已经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特别是强降雪的物资储备、应急处置等相关准备工作。降雪比较严重的华北五省份交通运输部门已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公路养护、路政人员,调集机械、融雪剂等物资,上路全力开展除雪工作,并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实施科学的交通管理措施,全力做好交通疏导、应急救援和服务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强降雪条件下的公路交通畅通。

据中央气象台3日10时发布的暴雪预报,预计3日下午到夜间,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辽东半岛南部、山东半岛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天津东部、河北东部、山东半岛北部的局地有暴雪。交通运输部将密切关注,继续加强与各地的沟通协调,督促各地全力开展路面积雪的清除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公路通堵信息,将雨雪天气对公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每日现场新闻

30分钟清出降旗通道

本报讯(记者 王薇)昨天16时30分,距离天安门广场降旗还有31分钟。北京环卫集团天安门作业队的60余名环卫工人冒雪分成两队小跑着向金水桥和国旗杆开进,他们要在30分钟内,为国旗班的武警战士开出一条干净的降旗通道,保证降旗的顺利进行。

昨天的降旗非同一般,虽然环卫工人和武警战士不间断地清扫积雪,但是金水桥、长安街、国旗杆一线的降旗通道内仍然积雪很厚,特别是长安街上的雪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快点,都跟上。”16时30分,降旗通道的疏通工作启动。天安门作业队的一部分环卫工人扛着塑料雪铲跑向国旗一侧的长安街,对面金水桥上的同事已经开始了降旗通道的清扫。16时37分,红灯亮起,一辆扫雪车开足马力开始横穿长安街,车前滚动的刷子飞快,路上的雪泥被卷起扔到一边。利用红灯的间隙,扫雪车断续横穿4趟。16时55分,已经将国旗杆平台清扫干净的环卫工人开始紧急集合,他们排成一路纵队对降旗通道进行最后的清扫。后面人的雪铲紧跟着前面人的后脚跟,没有一点缝隙,黑色雪水一点不留地被清出了通道。

16时59分,一条没有冰雪的降旗通道被清出,因为来不及撤离,60余名环卫工人干脆手握雪铲,排成8列纵队,齐刷刷地站在了长安街上,17时,肩扛礼宾枪的护旗战士威武地从他们身边走过,环卫工人们的目光随着战士而移动,他们就像在接受检阅的仪仗队。很多游客举起相机,纷纷拍下这难得一见的瞬间。17时01分,五星红旗在近千名游客的注目下缓缓降下。

■摄影/本报记者 贾婷

新闻链接

北京启动红色扫雪铲冰预案保障

本报讯(记者 黄建华)昨天,纷飞的瑞雪把北京打扮得银装素裹。为保障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北京启动红色扫雪铲冰预案。

市市政市容管委昨天下发紧急通知,立即启动扫雪铲冰应急预案,要求全市各扫雪铲冰成员单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随着雪情的变化,启动雪情预警响应,对所有立交桥、重点地区、重点道路等加强作业,确保白天道路交通的畅通。

据介绍,截至3日17时,全市共出动各类除雪专业作业车辆5909车次,专业作业人员49824人次,施撒融雪剂15710吨。据了解,北京在一场雪中施撒1.5万吨融雪剂是从来没有过的。目前,全市储备融雪剂已达7500多吨,并在继续组织购置,随时应对不同等级的雪情预警预报,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和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据透露,昨夜各个环卫作业队伍均连夜奋战,适当提高融雪剂浓度,确保道路不结冰。力争在今晨6时前完成全市重点地区、主要道路的清除残雪残冰工作。

应对·供暖

供暖部署保障 仍会出现室温偏低

本报讯(记者 赵媛媛)针对极端降温天气,记者昨日获悉,市市政市容管委近期已经紧急部署供热运行保障,要求加大室温抽测,对非工作期间机关单位、放假学校实行降温和分区控制运行。

按照市市政市容管委的要求,一是要求各区县、各供热单位主管领导带岗值班,加强供热值守力量,确保信息联络畅通;二是要求供热单位加大设施巡查、用户室温抽测力度,做好供热系统工况调节,及时解决用户末端、局部不热问题;三是在已有供热应急值守队伍的基础上,要求各区县、各供热单位进一步充实加强力量,迅速处置可能出现的供热突发事件;四是各级供热管理部门、城管执法部门联合开展供热质量和“低保高控”检查,对非工作时间的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建筑和放寒假的各类学校,实行降温和分区控制运行。

有关专家介绍,近期本市的室外平均温度已经低于目前供热系统设计时所限定的室外温度,加之部分居住区供热设施老化,尽管供热系统全力运行,但仍有可能出现用户室内温度难以达到规定的标准,希望市民群众予以理解。

应对·供电

保障出行安全 路灯延时关闭

本报讯(记者 赵媛媛 通讯员 王磊 郭静雅)市电力公司昨日消息,截至3日下午16时,电网最大负荷为1150万千瓦,北京地区未发生大雪导致的电网故障,电网运行平稳,确保城乡居民度过温暖的节日。

为应对极端天气,市电力公司于1月2日下午15时启动灾害天气蓝色预警,安排管理人员和抢修队伍应急值班,做好元旦期间用电服务保障。电力公司新闻发言人牛进苍介绍,受大雪降温等影响,1日至3日元旦假期,电网负荷基本上与上班期间持平,预计假期结束后,负荷会创出新高。

全市各属地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增加设备巡视检查,特别防止设备覆冰造成线路和变电设施受损。针对市民供暖用电,加强了对北京地区供暖机组的运行监视,并关注“煤改电”地区的供电安全,增加了“煤改电”地区负荷监测和应急抢修工作。从2日夜间到3日下午16时,市电力公司对“煤改电”地区重点站、重点线路进行设备特殊巡视检查,“煤改电”地区线路等设备未出现异常情况,居民供暖用电安全可靠。

据了解,为保障大雪天车辆行人出行照明安全,北京市电力公司路灯中心在3日上午7时31分关闭路灯,比平时延长15分钟。从1月2日17时至1月3日8时,路灯中心53人值班,12辆应急值班车辆待命。节日期间,95598电力客户服务热线增加了接听坐席,1日零时至3日下午16时,共送出应急电卡47张。

应对·城管

105家单位因未扫雪被查处

本报讯(记者 王薇)昨天,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105家单位因未及时清扫积雪而被警告。

昨天,本市城管继1月2日启动扫雪二级应急预警之后,再次发出二级应急预警。出动城管执法人员8000余人次,检查大街2724条,检查环境卫生责任单位53403个,发动7655个社会单位,发动社会力量30余万人次参与扫雪工作,查处未按规定扫雪铲冰105起。

昨天,由于大雪持续一天,地面上刚被清扫干净的积雪就被雪花覆盖,给清扫带来不小的难度。为了避免积雪,城管执法人员全天值守,发现新积雪出现后,就再次走进门前三包单位督促其不定时清扫积雪。记者发现,本市重点大街和街道上积雪的清扫较为及时,一些胡同和社区内的积雪清扫不够及时。

应对·救助

雪天紧急集中救助昨起启动

本报讯(记者 安苏)受强冷空气影响,本市迎来一次寒潮天气过程,昼夜气温均大幅下降,最低气温已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持续的严寒对流浪乞讨人员造成了严重威胁。为防止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因严寒冻死冻伤情况的出现,从昨日开始,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天的雪天集中救助。

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通过延长救助巡视时间、拓展救助巡视范围、提高救助巡视频率,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救助巡视力度。同时,积极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不愿意到机构内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现场为他们提供御寒衣物和食品。对于发现的幕后组织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智障人员乞讨的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由公安、城管部门予以坚决打击处理。此外,各救助管理站均加强值班,并通过改善伙食、开展文体活动等措施,让流浪乞讨人员安心接受救助,并尽快安排他们返乡,回归家庭。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