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9-11-20 09:48 来源:易车网 作者:朱安璋 彭岚
昨晚6时,从卓刀泉北路、卓刀泉南路左转珞喻路方向的车辆,不需要再在路口等红灯,一律改走两条高架匝道进行“立体左转”。至此,建设两年多的卓刀泉立交桥全线通车,昔日珞喻路上最拥堵的路口彻底疏通。
【图为:卓刀泉立交鸟瞰图 (记者万多 实习生 汪洋摄)】
三层双人字形伸展
刚刚建成的卓刀泉立交是三层、双人字形半互通立交。其中,第三层为“人”字形高架,供街道口车辆沿珞喻路直行开往光谷方向,并供卓刀泉北路车辆立体左转去光谷;第二层也为“人”字形高架,供光谷车辆直行街道口方向,并供卓刀泉南路车辆立体左转街道口;地面层则供珞喻路和卓刀泉路车辆直行、右转使用。
去年12月,光谷至街道口的二三层直行高架先通车,疏通了珞喻路方向的车辆。
江城首座彩色立交
“这座立交桥好漂亮啊!”昨晚7时,驾车开过卓刀泉立交的孙先生,看着流光溢彩的立交桥啧啧称赞。
据建设方光谷建设投资公司负责人介绍,卓刀泉立交是武汉第—座铺上彩色防滑路面的立交桥,与此前通车的岳家嘴立交桥黑色的沥青桥面不同,卓刀泉立交桥面有—层薄薄的绿色陶瓷颗粒,能起到防滑、降噪的作用,并且永不褪色。
此外,与武汉街头“赤裸”的水泥原色立交桥不同,卓刀泉立交是江城第—座“穿”上彩色“外衣”的桥梁。记者昨在现场看到,高架桥桥身和桥墩均涂刷上银灰色的油漆,柱身上还配了一条醒目的咖啡色腰线,整座桥梁线条流畅、明快,显得既时尚,又不张扬,与周边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为江城最美高架桥。
三大亮点扮靓卓刀泉
除了立交桥的颜色,卓刀泉立交施工和亮化还有三大亮点。
200盏节能路灯。整座桥梁的防撞栏上,安装了200多盏低杆低能耗路灯。它的优点是任何角度都不会对司机产生眩光,不晃眼睛。此外,还省电、亮度大。通常路灯要用400瓦,这种路灯70瓦就能达到400瓦的照度。每—盏要6000多元,身价不菲。
全彩景观亮化。这是武汉首座用全彩灯管代替单色灯管的立交桥,全桥灯光点亮时与路灯交相辉映,犹如彩虹追月。
钢梁桥面防蜕皮。卓刀泉立交两条左转高架桥面,架设了近200米长的钢梁桥面。桥面上预先植入密密麻麻的焊钉,再铺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最后再铺上沥青层。这样可根治钢桥面沥青蜕皮。这是首次在武汉使用此项新技术。
卓刀泉立交两侧傍公园
事实上,卓刀泉变脸的不仅仅是这一座桥。在双人字高架立交的两边,还将出现两片如同“肺叶”的大型城市生态绿地。“立交桥建设方案的选择初衷,就是要充分显山透水,桥上可南望伏虎山,北眺官湖桥;这座桥不仅是区域交通的重要节点,更是城市山水特色的生态景观窗口。”建设方一位负责人十分“诗意”地介绍。
据建设方透露,卓刀泉立交桥仅是卓刀泉地区区域改造中的一项。该区域整体改造投入近4.5亿元,其中,拆迁和管线入地改造投入占了一大半,卓刀泉立交建桥施工耗资约1亿元,而投入到绿化改造的,预计将会有两千万。
从区域改造规划来看,卓刀泉立交及周边区域的配套建设,算得上是武汉城市桥梁建设理念的“华丽转身”——从纯功能性建设,到兼具功能、生态、宜居的全方面转变。
根据规划,在立交桥施工通车之后,卓刀泉地区的改造将由天入地。在卓刀泉公园基础上改造的绿地建设规模约有1万平方米,与之隔桥相望的卓刀泉北路、临近官桥湖的另一块大型绿地,面积也接近1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从首义广场到光谷广场这段全程七八公里的主干道路段,作为江北地区最核心的生活区域,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开放式的街头游园、公园和大型绿地。卓刀泉地区大手笔添绿,无疑将为这样的空白画上句号,周边居民、学子生活休闲也有了充裕的场所。
此外,建成通车后的卓刀泉立交桥下,还将建设绿化软隔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桥梁本身的美化问题,另一方面,也防止桥下市民随意横穿带来的危险。据初步估计,桥下绿化面积将达4000多平方米。
交通专家预测:卓刀泉畅了 街道口更堵了
随着卓刀泉立交桥全线通车,珞喻路上的大堵点卓刀泉堵点将彻底疏通。不过,交通专家胡润州提醒说,随着卓刀泉堵点变畅通,车辆会快速抵达下一个堵点——街道口,它的交通压力会更大。
胡润州说,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车流像水流一样是流动的。此前,由于卓刀泉路口拥堵严重,相对减缓了抵达街道口的车流。如今卓刀泉立交桥建成通车,车辆可快速抵达街道口,同一时间段内,街道口的排队车流量会变大,使之承担的交通压力骤然增大。
此外,随着野芷湖大桥通车,从三环线进城的车辆也大量汇集到此。因此,街道口立交施工务必加快。
责任编辑: 杨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