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新车 > 国内新车 > 自主新能源车市场前景简析 注定成为奢侈品

自主新能源车市场前景简析 注定成为奢侈品

大家车网 2012-03-16 02:25 来源:车讯网 作者:王明霞

  【大家车网 报道】近一两年,自主品牌、新能源、纯电动这些词汇不断的映入人们的眼帘,对于汽车的关注似乎也从合资车型慢慢开始转入自主品牌,随着上海牌、红旗等寄托着民族情感的品牌的复出,合资自主的愈演愈烈,电动汽车的遍地开花,我们看到似乎汽车工业要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自主新能源车市场前景简析 注定成为奢侈品(0) 大家车网

(图片:来源网络)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年工信部的重点工作是推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及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这似乎意味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利好时代已经到来,然而自主新能源车型能否借着政策的东风摇起复苏的大旗,打造一个新的汽车时代呢,质疑之声也是此起彼伏。

自主新能源车市场前景简析 注定成为奢侈品(1) 大家车网

(图片:来源网络)

  技术

  自主品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是技术问题,中国的汽车工业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有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企业的出现,然而任何一个合资企业恐怕都不会愿意投资在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企业,合资不过是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法之一。而其先进的技术,自然更是不舍得给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自主品牌想要靠借助合资来达到一个先进的水平恐怕相当有难度。

  另外,纯电动车厂商只是强调其环保,其实生产电池的过程也是污染环境的,而且电池废弃之后是一大污染源。在国外,新能源纯电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很多厂商在新能源车型生产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考虑到环保问题,尽量采用风力发电或者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将污染降到最低。而且电池废弃之后也是一大污染源,如何处理废弃电池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方面另一壁垒就是目前还无法做到车辆到充电站直接换电池,因为会产生静电危险。电池本身的自重太大,也严重影响续航里程,增加了用车成本。   资金

  首先,自主企业资金本身不是很宽裕,那么在研发费用上自然也是很难有太多的投入,没有研发又何来先进可言,只好边销售边研发,然而从国内现阶段的销售情况来看,自主品牌车型多在1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而且市场份额也远远不及合资品牌,那么利润可想而知,没有充足的利润,也就没有更多的研发费用,技术继续落后,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导致即使已经有了更多的销售网络,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依然没有过多充裕的资金进行技术的研发。

  换个角度来讲,为何众多自主品牌车型着眼于发展新能源车型,真的是从长远角度出发看到了新能源车型的出路吗?更多的可能还是政策对于新能源这块的补贴更加具有诱惑力而已。

  政策

  去年11月10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便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提出“要积极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广泛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然而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激发了小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购买欲望,或者说更多的是硬性指标,因为即使在公务用车方面,我们也并未看见有大量的自主新能源车的身影。

  国家对于自主品牌的政策目前看来一直还是很暧昧的态度,对于国有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还是有些清晰的支持态度,比如在前不久我们看到北汽某高层的微博表示,北汽的新能源电动车只要7万元,内部预售就可提回家,然而对于其他自主品牌来说,这是万万不敢想的,去年上市的比亚迪e6以36万的高昂价格让众多看好这款车型的朋友望而却步,即使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双重补贴下仍然需要24万元,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一辆像样又比较成熟的合资中级车了,所以,e6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投入了高额研发费用的新能源自主车型来说,国人即使想要支持自主品牌,也看好这款车型,但是碍于其售价的昂贵也只能望而却步,这不得不说确实是个尴尬的场面。编辑在这款e6车型上市之初就很喜欢,但是不久之后雷克萨斯CT200h的上市就一下吸引了编辑的眼球,一款已经有了不错口碑的混动车型,仅需多加4万元就可以据为己有,而且还不用担心在行驶过程中断电的情况发生,何乐而不为。

  配套设施

  说到断电,恐怕是消费者不敢轻易选择新能源车型中纯电动车型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续航太久,经销商网络不够成熟,行驶中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面临无法解决的场面,让很多人想想就觉得头疼,可谓经销商将面临的巨大挑战。恐怕也是自主新能源车型问世许久之后还停留在仅为公务用车的原因。

  另外,对于纯电动车型,保养问题,是很多人较为关注的,没有发动机是否就无需保养了呢,编辑连线了某业内人士,他告诉编辑,纯电动车也是需要保养的,但是相对于燃油车,保养更为简单快捷,而且费用比较低,只需进行齿轮油的更换,几十元就可解决保养问题。现阶段燃油车,一般保养需要更换“三滤”,费用最低也在200元左右,那么相对来说,纯电动车的保养也就还算实惠了。

  保险问题:纯电动车能否像其他普通燃油车一样上保险,在费用方面如何计算,政策方面有何等优惠,这些都是较为关注的问题,另外最近普遍出现的豪车被撞事件所引发的小瞎想,纯电动车如果被撞导致发生故障,修起来恐怕也不易,那么这个费用也自然不会太低,因此所配套的保险维修服务也是格外引人关注的。

  目前已经现身的自主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从上汽在2009年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能源概念车开始,奇瑞瑞麟M1、比亚迪e6、众泰纯电动车、裕隆纯电动车、北汽纯电动车等等都着力于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合资自主品牌更是将许多在国内市场上不太叫好的车型采用所谓新能源的方式变为换取更多产能的产物,然而这些车型,到目前为止面向个人的业务少之甚少,未来能否打开局面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也未看到开局的一天。

  早前有消息称,预计到2015年纯电动车将达到50万辆,混合动力车也将达到100万辆。然而对于目前国内1800万辆的年销量来说,这个数字真的九牛不及一毛,因此,即使所谓的政策利好、国家支持、民族情结在现实面前都显得更加无力,未来出路如何也略显渺茫。

  作为一个民族情结严重的国人,编辑本人对于自主品牌真的十分支持,而随着能源紧缺,过度消耗,对于新能源自然更是支持的态度,也希望看到未来自主品牌振兴时刻的到来,但是面对不那么鼓的腰包和不完善的配套设施,对于这种“新兴”产物,也只能望洋兴叹,到底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何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恐怕道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何时振兴等求索。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