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新车 > 国内新车 > 当“被电动车”的狂热烧过后 我们的技术走到了哪里?

当“被电动车”的狂热烧过后 我们的技术走到了哪里?

大家车网 2011-12-01 00:00 来源:车天下汽车网 作者:

2011年年末国内的汽车盛宴收官之作广州车展上,像模像样的展示了54款新能源车,其中包括25辆纯电动车,东南的得利卡(报价 参数 图片 论坛),比亚迪的E6,江淮力帆等等都展出了自己的电动车。看似前景一片大好。

当“被电动车”的狂热烧过后 我们的技术走到了哪里?(0) 大家车网

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鼓励让很多企业都“诚惶诚恐”。在车展的采访中很多汽车企业的负责人,虽然都对自己的电动车满怀信心,但是言语之中还是透露了很多“被做电动车”的无奈。长城汽车副总董明就直言不讳的表示说,“对于电动车,做一辆做十辆做一百辆可以,但是要真正的量产实现功能化,还差的太远。”

在传统领域中国已经落后了上百年,短期之内赶超无望,所以就将希望寄托在新能源车上,希望“弯道超车”,所以政府急,百姓急,各个企业急政府之所想,纷纷“超英赶美”,比如某公司的电池世界领先,某公司的电动车续航里程超过美国的电动车.....某些院士全国巡讲:我国的电池技术已经属于世界一流水平,云云。

这个情景联想想到一个事,90年代中期的“纳米材料”,科学家鼓吹,百姓喜闻,一时间神州大地处处“纳米”,上至中科院的院士在电池上进行演讲纳米材料的重要性,下至农民的顺口溜:“纳米,纳米,造个飞机像大米”;各厂家均各自推出各种“纳米”产品:纳米冰箱,纳米茶杯,纳米羽绒服.....真是红红火火。

其实所谓纳米,仅仅是一个长度尺度而已,本身并无具体含义,而材料在纳米尺度下会具有一些比较奇特的性质,这基本属于基础材料研究领域,比如纳米碳管。而当这个概念经由一些研究人员进入中国后,迅速成了一种时髦的说法,迅速的“产业化”,而监管的缺位,使得这种概念在市场上忽悠百姓顺利无比,百姓哪里知道什么是“纳米”呢?

而现在看看,我国的“纳米”产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呢?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呢?没有。仅仅剩下一些记忆。

当然电动车,要比这个科学的多,毕竟是机械制造行业。在各家各户都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推出了电动车之后,现在呢?能够真正上路跑起来的有多少?关于电动车的争议和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各家所言都极尽道理。技术差太远、社会基础设施不配套,电池工艺完全跟不上。这些在一股脑的“狂热”和“被看好”之后,赤裸裸的呈现在中国汽车发展的面前。

对于新能源车而言,传统的汽车工业技术仍然是需要的,以混合动力车为例,里面仍然包含传统的内燃机驱动系统,所以传统燃油汽车中的技术在混合动力车中全部都需要,而且由于增加了一个电能动力系统,整个体系需要比传统燃油汽车更高的技术水平,从而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分配利用。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汽车工业基础,不可能研制出高质量的混合动力车,那么,在这个领域,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在日本丰田。

有人会说,我们的着眼点在纯电动车,这就可以超越了,没错,纯电动车不需要内燃机那一套东西,但是纯电动车的电池储能巨大,整车的电控系统和传统汽车相比需要革命式样的变化,需要耐高电压,高电流的晶闸管,简单说也就是电子开关,这部分将是电动汽车成本中相当巨大的一块。而国内这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又是相当的弱。

所有的狂热,之后带来的就是热情退去后的寂寥。但是电动车在中国却又必须要做,怎么做?个人认为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无庸赘述,保证配套设施的建设,至少要在像充电口的标配这种问题上打破因为各家的利益博弈而造成长期无法统一的尴尬。第二步建立一个共同的技术平台,各家出资出力,搞技术研发,成型后再拿去做个性化研发。

电动车在国内不是说“做起来”就完事了,而是能够真正的健康的“做下去”才是最终的出路。(作者:何心慧)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