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新车 > 国内新车 > “暴力裁员”风波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

“暴力裁员”风波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

大家车网 2011-09-01 00:00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作者:

● 网络爆料起风云

  8月29日晚,一位名叫“雅鲁藏”的网友在微博上爆出消息称:“2011年8月29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寻找生路,就这么突然被辞职了,突然想到了夏总(比亚迪销售公司原总经理夏治冰)离开的原因。”

“暴力裁员”风波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0) 大家车网

  而随着媒体的深入挖掘,更多的内部消息相继爆出。一位自称是比亚迪被裁员工的人透露,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预备从现有的2700人裁员至800人,第一步先裁到1600人,把准备裁掉的区域经理和科员安排到11部做车间工人。坚持不住的就自行离职,不去的以旷工辞掉。相关人员有四条出路:“一个月时间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业部车间;走内部招聘;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去车间的自生自灭。”

“暴力裁员”风波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1) 大家车网

  29日当晚23时,比亚迪总经理助理李云飞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简单的回应消息:“只是销售公司正常的人事调动,营销部没有撤销,也没有解散。人员调动只是为了更好的提升销售服务水平,提高内外部工作效率。谢谢!”

  然而这一回应不提“裁员”二字只用“人员调动”回避,无疑从侧面证实了裁员传言的真实性。比亚迪再次被推上了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

  ● 裁员还是所谓“优化”?

“暴力裁员”风波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2) 大家车网

  就如贴吧截图所显示的那样,比亚迪将此次的“调整”称之为“优化”,而所谓的“优化”就是将原本处于负责营销的区域经理和科员调至车间去做工人,而这样的落差一般不会有员工接受。那么,不接受调动的员工就只能申请一个月的工资,至于未来,只能各安天命了。

  比亚迪这样“优化”员工的做法显然是对“暴力裁员”的回避,也是对被裁员工补偿金的规避,已然违法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联想起20多天之前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的离职,彼时他在留给同事的告别信里说,“团队已经成长成熟,你们是中国汽车行业最优秀的销售团队之一。之前创造过奇迹,今后会创造更大的奇迹。”然而,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夏治冰所自豪的销售团队就面临着“奇迹式”的裁员,让人难免猜测——或许夏治冰正是抵不住裁员的压力才选择离职?又或许这次的裁员是对夏治冰留下团队的一次彻底清洗?一切,似乎都有可能。

  ●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

  就在上周,比亚迪刚刚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锐减88.6%,而比亚迪预计这一态势下半年还将继续。销售业绩的迅速滑落,使比亚迪不得不考虑起公司成本的控制,而众所周知,最有效的控制就是节源,人员的裁减自然是最为直接的节源方式。

  为何一路高歌猛进的比亚迪会在今年突然走入死路?其实,追根溯源,祸根早在去年就已埋下。

“暴力裁员”风波 谁该为比亚迪买单?(3) 大家车网
『比亚迪销售公司前总经理夏治冰』

  去年,比亚迪定下80万辆的激进产销目标,并为此疯狂扩招员工,拓展销售网络。急于冲量的比亚迪不顾经销商承受能力,大肆压货,造成了大批经销商退网,进而演变成销售网络的整体危机。为此,当时还任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夏治冰就曾在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以多次鞠躬,为比亚迪与经销商之间尖锐的矛盾表达歉意。

  然而,比亚迪公司决策性的失误不是仅仅用一个道歉就可以挽回的。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车市增速减缓,政策性的调整也带来了车市的周期性回落,原本就不占优势的自主品牌也出现了整体性的萎缩。比亚迪就首当其冲,利润缩水、股票下跌……为去年的盲目扩张和激进的决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代价究竟该由谁来买单?从比亚迪现在的做法来看,底层的员工似乎成了最佳的“代罪羊”,而这决不是一个有担当的公众企业该有的行为。

  ● 小结:直至截稿前,比亚迪官方仍未对此次的裁员作出任何声明,甚至有比亚迪员工爆料称公司已经封锁了外网,以阻止员工对外发布消息。而无论真相如何,我们都希望比亚迪能早日给所有关注比亚迪,关心国内知名自主品牌发展的所有人一个明确的答案。(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