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新车 > 国内新车 > 利益驱使惹争端 简析奔驰渠道整合前因与现状

利益驱使惹争端 简析奔驰渠道整合前因与现状

大家车网 2011-08-19 00:00 来源:汽车中国 作者:

8月的京城烈日当空,高温充斥着各个角落。汽车业界同样在上演着一出大戏。

7月16日,就在国产奔驰全新一代C级车高调上市的同时,业内却流传着一个消息:奔驰合资公司双方股东鉴于北京奔驰今年前六个月低迷的销售业绩,决定把北京奔驰的销售市场功能并入奔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7月27日,北汽与戴姆勒发表联合声明,奔驰在华将统一销售渠道,并有望于年内将“北汽奔驰销售事业部”正式挂牌。从坊间传言到官方声明,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销售职能二合一,已是大势所趋。

利益驱使惹争端 简析奔驰渠道整合前因与现状(0) 大家车网

从表面上看,奔驰整合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是为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以统一的销售策略去对抗在华迅猛发展的老对手宝马与奥迪。但绕开表面现象,我们看到的却是奔驰内部涌现的内耗与利益纷争。梳理一遍始末,或能看清其中的变化。

向政策妥协只为落户中国

6年前,“中国制造奔驰轿车”在奔驰的德国总部里还没有多少响应者,当时的中国市场还没有成长到令奔驰心动的程度。但随着中国轿车市场在全球汽车业下滑的大背景下仍出现超过50%的增长率,以及老对手宝马和奥迪在中国市场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戴姆勒·克莱斯勒于2003年下定决心,与在中国已合作20年的北京吉普深化合作。

利益驱使惹争端 简析奔驰渠道整合前因与现状(1) 大家车网

随后持续一年多的谈判和程序相当漫长,戴姆勒·克莱斯勒为让奔驰产品顺利落户中国,不仅增加了投资总额,还对一些中国政策作出妥协,双方终于在2005年正式签署合资合同,成立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开始为期30年的合作关系。

北京奔驰项目对于戴姆勒·克莱斯勒来说,遇到了三个“第一”:

第一方面,奔驰轿车第一次在德国以外搞合资生产。奔驰以往在巴西、印度、泰国和南非等国建立的工厂都是独资形式,而在中国与合作伙伴以各50%股份的方式合资生产奔驰轿车当属首次。

第二方面,奔驰轿车第一次“遭遇”合资所在地国家国产化的要求。一直以来,奔驰在世界各地的工厂都是组装出厂,把原厂散件运往当地组装。但在中国却完全不一样,由于中国产业政策的严格规定,任何品牌都必须按计划实现规定比例的国产化要求。为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奔驰不得不作出妥协,在中国建立全新的产品生产及组装线。

第三方面,奔驰轿车第一次在德国以外建立独立的销售体系。以往在全球销售的奔驰汽车均由奔驰集团统一销售,其他机构无法介入销售体系。但奔驰想落户中国市场,必须根据中国的产业政策,即合资企业的产品要建立独立自主的销售体系和服务网络。这点要求对于奔驰来说接受起来难度巨大,也为日后出现的销售渠道纷争埋下了伏笔。

北汽对于奔驰国产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谈判过程中遇到国内政策阻碍的时候,北汽通过耐心的说服,让奔驰方面了解中国的各项政策,从而推动合资公司的成立进展。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当时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北汽与奔驰的合作步伐。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