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0-01-20 00:00 来源:央视网汽车频道 作者:
导读:在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日益关注的今天,众多厂商纷纷标榜自己五星安全等级。但因为汽车安全气囊没有打开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和消费纠纷却屡见不鲜。面对一次次没有打开的气囊,是碰撞力度不够角度不对,还是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或者缺陷?而受害消费者的维权被一次次搪塞推脱,是国家标准制约的缺失还是厂家道德上的沦丧?
我们先看看那些已发生的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
案例1 来源:大江网 事件时间:2007年1月
2007年1月份,家住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陈建新先生遭遇不幸之事:一夜之间,恩爱妻子因汽车安全气囊没打开导致当场死亡。在这起事故中,北京现代索纳塔车辆由于撞上了土堆,而导致车头严重变形,由于车辆副驾驶气囊并未打开,而致使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妻子却从裂开的挡风玻璃旁边飞了出去失去了生命。而陈先生则被正驾驶安全气囊挡住,捡回了一条性命。两个安全气囊只弹出一个,而另外一个却未打开。为此,陈建新先生怒问汽车厂商——北京现代汽车生产公司,北京现代的“安全”气囊为何不安全。
案例2 来源:中国315电子消费网 时间:2009-03
家住山东东营市的王某(化名),在驾驶一辆北京现代伊兰特轿车出差时,发生车祸,车子受损严重。撞击的主要部位在驾驶室的左前方,左前门卷曲成团 ,左后门严重变形报废,车顶棚向上突起开裂,方向盘变形报废,前方仪表损坏,前挡风玻璃成为碎片。受重创的车辆左侧驾驶位的主气囊没有打开,而远离撞击部位受力小的副驾驶位的气囊却打开了,未系安全带的副驾人员受伤较轻。
那么气囊究竟为何没有打开?
安全气囊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撞击对车内乘客造成的伤害。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可见安全气囊在关键时刻还是可以对乘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同时处理器经过判断,向气体发生器指示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但安全气囊也会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当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弹出,而由此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对人头部等部位也会造成一种伤害。所以,增加了安全碰撞传感器用于防止气囊误爆。
安全系统的核心关键在于中央微处理器的逻辑系统,对于不同信号的处理算法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发出触发安全气囊的信号,其中的关键是气囊点火阀值的设定。是否引爆气囊,不同厂商之间所设定的碰撞方式、传感器位置、剧烈程度都略有不同。同时,系统各个部件的产品质量也对系统最终的安全性存有影响。此外,关于安全气囊的控制功能和相关技术,各个厂家之间都是相互保密的。所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而我们上面所述的两个案例都有一个情况:两个安全气囊,只有一个打开。不同是一个打开了正气囊,一个打开了副气囊。针对案例2的安全气囊问题,厂家给出的报告结论是:“依照ELANTRA车型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原理,人员系安全带气囊的引爆值会比未系安全带气囊的引爆值高。该车驾驶员系安全带气囊的起爆值会提高,因此驾驶席的安全带收紧器引爆但前气囊未引爆。副驾驶席未系安全带气囊的起爆值较低,引爆气囊。综上分析,客户车辆在事故中出现驾驶席系安全带气囊未起爆,副驾驶席未系安全带气囊起爆,属于正常现象,符合该车型的设计原理。” 但按照上面的逻辑,显然对于案例一定情况就很难自圆其说,陈先生夫妇均没有系安全带,安全气囊都应该起爆才对。
而针对案例一的情况,厂家却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而在车辆说明书上面写着座椅上只要有15公斤的重量,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安全气囊就会自动弹开,以保护乘客的安全。显然,陈先生妻子的体重绝不止15公斤。
经咨询诸多车辆维修方面的行家,得到的统一答案是:当车辆被猛烈地撞击时,若撞击力度和部位足以使气囊展开,两气囊应同时打开;如果只有一个气囊打开,而另一个气囊没打开,特别是受力大的一方,这说明没打开的气囊有问题。
汽车厂商关于气囊未爆的惯用说辞
受害消费者找厂商,质问原因时,往往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撞击的位置不对,没触发安全气囊的引爆点”,或者是撞击的力度不够。而对于此种说法,消费者并不接受:“难道要我瞄准了再撞吗?车都撞得稀巴烂了还叫力度不够?非要车毁人亡才叫够力度吗?其中有没有汽车安全气囊设计、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呢?”
从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来分析,厂家似乎也只能说出诸如撞击的位置不对,或者是撞击的力度不够的理由,作为生产者,自然不会提及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消费者对质量方面的质疑则并不是没有的道理。
责任编辑: 许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