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10-11 09:42 来源:网摘 作者:
敲锣打鼓吆喝了几年的国有大汽车集团自主,终于渐成清晰格局。随着东风集团统一自主品牌标识拉开东风“大自主”的帷幕,中国汽车集团三巨头开启了集团自主“攻坚战”。作为三大集团代表车型的一汽奔腾B50、上汽荣威350和东风风神A60,也被坊间戏称为“国三甲”。
业内人士认为,在车市遇冷的情况下,以大集团为背景的“国三甲”,或将有望带领自主品牌突破重围。但是,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认可度。即便顶着“国家队”的光环,三大集团是否能够在自主领域一帆风顺,并非想像中那样简单。
国家自主“进行时”
自主品牌,这是个在中国市场纠结了很多年的称谓。如同江湖门派,即便是自主品牌也有分别,如上汽、东风等,这些大集团既有别于吉利、长城等光脚起家的“野孩子”,也有别于奇瑞、江淮这些地方国企,它们是响当当的共和国长子和次子,因此其也被称作“国家队”。
在经历了从完全自主到合资求变之后,“国家队”顺利过渡到合资阶段,如今这些占据中国车市大半领土的大汽车集团,也贡献了大半的利润,在面临中国车市拐点的时刻,无论是主动为之,还是形势所迫,一如创立之初,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自主创新的起点,寻求突破。
可以为之代表的当属上汽、东风、一汽三大集团。相较于其他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三大”无疑拥有众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如资金雄厚,合资技术支持,先进管理经验,这也使得其在自主品牌的开拓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众多利好之上既可以少走弯路,也容易推出成果。“国三甲”无疑是在这种背景下成就的结果。业内人士认为,“国三甲”依托一汽、东风、上汽等汽车工业国家队雄厚资源,以媲美于合资车型的国际品质,完全有望引领中国消费者的“支持国产潮”。
除了第一梯队这三大集团,包括长安集团、广汽集团等,也都在自主研发上下了功夫。其中,长安集团已经集“五国九地”之力推出了其自主品牌轿车,广汽集团也推出了传祺这一车型。
“临门一脚”差什么
不过,尽管三大集团都已各自推出阶段性成果,但是否能够得到认可,还是要用市场说话。从“国三甲”的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一汽奔腾B50还是上汽荣威350,都逃不脱后劲不足的问题。而目前看来,东风风神A60上市以来,在车市微增长、自主品牌负增长的背景下,其1至9月销售43293辆,同比增长了112.78%,增幅位列行业之首,但因有前车之鉴,其后劲也还是令人担忧。
问题在于哪儿?其实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即便是实力雄厚如三大集团,也各有缺陷,并存在着绕不开、未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在三大集团实力比拼中,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经营能力,上汽无疑拔得头筹。而在国内自主品牌最为欠缺的技术领域,上汽对外技术消化最快,运用也最娴熟。尽管如此,上汽自主品牌仍旧存在着市场认可度的不足。
相较于上汽,其他二者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显然都力有不逮。东风集团近年来为打造自主品牌不遗余力,但从东风系里的东风风神、东风柳汽到郑州日产,加上合资企业,越铺越大,过于庞大的摊子,让人无法集中精力、财力去突破一点。这也是东风集团整合“大自主”的原因所在。一汽集团则囿于体制问题,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疑是更大的障碍。
从零开始塑品牌
实际上,尽管汽车三大集团自主努力换“芯”的态度大众都看得见,但至今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全然买账,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汽车大集团一直没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形象。
说来令人感慨,尽管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车市产销的“双料第一”,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国内汽车产业格局从“三大三小”到“四大四小”,代表国企力量的大集团给人的印象却鲜有“自主”的色彩。 提起这些著名的大汽车集团,人们首先、其次、最后想到的都是合资企业。
譬如,提起一汽集团便是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提起上汽集团便是上汽通用、上海大众,提起东风集团是东风日产、东风本田,提起广汽集团则是广汽丰田(微博)、广汽本田……等等。
自上世纪80年代合资后,这些大集团就冠以了合资企业的名字,无论是利润还是品牌形象,合资企业都大大盖过了旗下羸弱的自主品牌。
而随着红旗、上海牌等老一批的自主品牌相继停产,大集团的最后一点自主也消失殆尽,“市场换技术”的想法让出了市场,获得了利润,曾经的“独立自主”口号则被合资品牌的标签取而代之。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就此而言,大集团的自主品牌重新赢得关注、获得市场,不仅需要从技术上“换芯”,也需要打造一场品牌的“夺心”战。但显然,这同样是个长期的过程。相较于吉利、奇瑞、江淮等一路打着自主旗帜不屈不挠走过来的自主品牌车企,国企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之路并不因其财大气粗而显得更加容易,相反,在品牌知名度上它们更需要从零开始。
责任编辑: 随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