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双80”无一过关 低速电动汽车山东假繁荣

“双80”无一过关 低速电动汽车山东假繁荣

大家车网 2012-09-11 09: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双80”无一过关 低速电动汽车山东假繁荣(1)

漫画诠释

漫画诠释

山东德州的路上,人们眼前会出现另一道“风景线”——一辆辆红色迷你版轿车整整齐齐的停靠在商场、菜市场和批发市场门口。

“这些就是低速电动车。”德州当地市民李先生指着停在一小批发市场外的低速电动车对本报记者说,“而且停在那儿的大部分都是‘黑的’。三五块钱的车费在城里转悠买个菜也不贵,速度慢也比较安全,所以当地居民都愿意乘坐它。”

在山东类似德州这样的城市还有聊城、潍坊、滨州和众多小县城。这些地方也是低速电动车在山东的主要生产地。

山东各级政府都非常支持这种低速电动车,并把相关企业划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十二五”重点支持企业行列。

然而,按照国家最新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的规定,低速电动车并未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围,这为山东生产低速电动车的企业带上了“紧箍咒”。

山东省电动车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张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低速电动车并不在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鼓励范围之列,不过主管部门也并没有明令禁止发展低速电动汽车。”

不过,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由工信部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低速电动车的调研分析工作已接近尾声,其中包括低速电动车的产品开发、检测以及成本分析。参与企业包括山东宝雅和时风在内的12家低速电动汽车公司,该项工作的结论欲将低速电动车取名为“短途纯电动乘用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张雷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上报工信部的调研报告还没有撰写。”

这是低速电动车正名的好机会,但是能否成功还待看。

“双80”紧箍咒

新政策的出台,一些大企业可能会纷纷转型。

从“新能源汽车元年”,即2008年算起,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迈向第五个年头。特别是在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于2009年1月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以后,各地新能源汽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山东省成为其中显著的一员。

根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山东省共生产新能源汽车68203辆。其中纯电动客车694辆,混合动力客车170辆。剩下的6.4万辆全为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比2010年的2.9万辆增长了120%。

不难看出,山东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是以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为主,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为辅。

张军对此表示,“目前,山东列为国家公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仅两家,其中包括临沂的沂星和聊城的中通,他们主要生产新能源客车。”

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两家产品产量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重不到1%。

相反,与被纳入国家新能源车生产公告的两家企业相比,山东省拥有大小低速电动乘用车生产及配套企业近百余家。其中包括时风集团、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德文电动车公司,滨州市红星车业有限公司等17家骨干低速电动轿车生产企业。

德州宝雅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王洪君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家一直没有给我们这类车一个明确的界定,确实让我们的身份很尴尬,但我们还是有信心加大生产力度,因为低速电动车需求市场非常大。”

然而,山东走低速纯电动车路线的新能源汽车“梦想”或将落空。

根据国务院6月28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对新能源汽车的界定,目前生产和销售的这种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并不算做新能源汽车。

按照规定,纯电动车的国家标准为最高车速不低于每小时80公里,续航大于80公里。

近日在山东举办了“2012中国(济南)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参展商达115家。根据本报记者从主办方处获得的一份关于参展商资料显示,此次展览会以低速纯电动车为主,其中几乎囊括了整个山东省低速电动车的企业。从名单中看,没有企业的电动车达到国家“双80”的标准(时速80km/h,续驶里程80km),速度多为50-70km/h。

共 3 条1/3首页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