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新能源发展路径落定 混合动力艰难出头

新能源发展路径落定 混合动力艰难出头

大家车网 2012-05-15 16:46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可谓浮华散去,理性归来。

  不久前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放弃了此前的唯电动车论和激进的市场目标,而是将混合动力汽车列为2015年前商业化的主要目标。某种程度上,“规划”为长期纠缠于技术与理论分歧的新能源汽车路线卸掉包袱,为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按下了快捷键。

  混合动力脱困

  有关新能源车的讨论,早在几年前就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汽车赶超汽车发达国家的跳板,中国新能源汽车应该直通纯电动汽车,实现跨越式赶超。于是一段时间内,国内企业纷纷上马电动车项目,一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电动车产品也纷纷亮相。

  2009 年,国务院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三年内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型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不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即使在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仅为8368辆和8159辆,与三年前的规划相差甚远。

  从国内外电动车的发展情况来看,所谓的跨越式发展,实际上脱离了产业实际和现实条件。在一桩桩电动车自燃等安全事故在国内外发生后,人们也开始了对新能源技术线路的反思。于是,之前被忽略的较为实际的混合动力技术开始受到关注。

  从全球汽车来看,混合动力技术一直是汽车产业相当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据统计,丰田、通用等巨头,其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占了它们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纯电动汽车的份额不足5%。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纯电动汽车只适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商务市场和个体消费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才是主力。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曾表示,纯电动只能在政府补贴和支持的小范围内使用,在石油和纯电动达不到非常理想程度的情况下,混合动力就是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的主力车型。

  瞄上混合动力

  实际上,具有嗅觉敏感的跨国汽车公司早已跃跃欲试,排兵布阵国内“混动”市场。

  从不久前被看作中国汽车风向标的北京车展(微博)来看,展出的新能源车也更加实际和贴近百姓生活。大多数汽车企业都展出了已经或即将推出混合动力车型,以混合动力技术傲视群雄的丰田汽车更是借助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车展,大肆宣传其混合动力技术。更能显示丰田在华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决心的是,其在去年就承诺:将包括电机、电池在内的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转移至中国生产。

  丰田的妥协

  中国新能源技术线路的明确,无疑让一直坚持混合动力的丰田汽车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其半年前计划投资超过6亿美元的江苏常熟中国研发中心,功能相当明确:那就是尽力推动丰田混合动力核心部件在中国的国产化,降低成本加速普及。

  对丰田而言,迄今已经销售400万辆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足以说明混合动力的成熟,唯一的问题在于,在丰田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面前,其他汽车企业还有没有机会?实际上,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者最大的顾虑。甚至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绕不开丰田的专利壁垒,其他企业即使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也等同于为丰田打工。

  为了消除这一疑虑,丰田实际上也在做出妥协。在常熟落地的丰田中国研究中心,实际上就是丰田混合动力核心技术的本地化体现。按照丰田的说法,只要国内企业需要,丰田乐意合作,也愿意出让核心技术多方共享。此前一直被认为在中国相对保守的丰田汽车,在混合动力本土化的开放政策下,有望在大众“TSI+DSG”技术走下神坛的时刻,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中国未来市场。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