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涨价成习惯 调油价后下游行业跟涨不跟跌

涨价成习惯 调油价后下游行业跟涨不跟跌

大家车网 2012-05-15 16:35 来源: 长江商报 作者:

  9日晚,国家发改委宣布10日凌晨下调成品油价格。与以往上涨时颇多的抱怨相比,本次下调得到业界及百姓的充分肯定。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下游企业出现明显的“跟涨”不“跟跌”或“跟跌不及时”的行为,如何将油价定价调整得更加灵活,使百姓从油价下调中切实获得实惠,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成品油价作出了及时调整,但包括出租、航空公司等在内的一些下游行业历次调价较慢,态度也总是“跟涨”不“跟跌”。

  以出租车的燃油附加费为例,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攀升,一些地方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也跟随着大幅提升。今年年内,北京、大连、深圳、厦门、昆明等多地已经上调燃油附加费。深圳市更是涨到了4元,成了全国出租车行业收取燃油附加费最高的城市。

  然而记者发现,多次跟涨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却很少出现下调。以北京为例,2011年4月和2012年3月北京市分别两次提高燃油附加费,目前超过基价公里(3公里)的乘客需要交纳3元燃油附加费,已占到起步价10元的30%。记者查阅相关统计发现,自2009年征收燃油附加费开始,国家发改委曾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包括两次价格下调,而燃油附加费只涨过两次,从未有过下跌。

  除此以外,航空燃油附加费也出现了类似问题。以800公里以下标准为例,从2009年11月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以来,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从20元/人一路涨至80元/人,而下调却屈指可数。

  专家认为,下游行业应更灵活地体现出油价的变化,无论涨跌,均应及时调整价格,做到公平透明,避免百姓利益受损。

  除此以外,油价也成了不少企业涨价的借口,但凡与成品油相关的行业都想借助油价上涨实现涨价目的。今年2月、3月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之后,市场旋即掀起了一股涨价潮。食用油、日化产品、奶粉等民生用品相继出现涨价现象,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成品油价格的上调。

  而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去年成品油调价时期。在2月和4月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国内物流企业相继调价,日化用品也有一轮涨价潮。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洪涛说,成品油调价后通常会引起一系列价格的变动,但是往往是涨价以后相关产品会迅速提价,降价以后却反应迟缓。这种“跟涨不跟跌”、“涨多降少”的现象很不正常。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