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车市4月倒春寒来袭“野蛮生长”遭遇阻击

车市4月倒春寒来袭“野蛮生长”遭遇阻击

大家车网 2012-05-14 16:0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2012年或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承上启下的调整之年,习惯了暴利“野蛮生长”的汽车企业,到了该思考让渡部分利润给消费者、以刺激消费者做出购车决策,来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的时刻了。

  “政府应避免出台可能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政策”。5月9日发布4月份的汽车产销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在现场提议。上述协会的言论导向,已经从2011年的呼吁政府出台刺激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转变为呼吁政府不要出台不利于汽车发展的政策,颇有退而求其次的感觉。

  姚杰说,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的上升令汽车产业继续承压,而中国城市应加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应该用汽车限购令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提议已经出台汽车限购令的大城市应给限购令设置具体的有效期。

  2011 年政府对于汽车行业已从“鼓励类”剔除,反倒是各地的汽车限购令、利率上调等等不利因素开始负面左右着汽车行业。至2012年4月,更是“倒春寒”来袭,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尽管164 .76万辆和162.44万辆汽车产销同比增长7 .8%和5 .2%,但环比3月份下挫分别达1 2 .4 %和11.7%,再看看整个1-4月份,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但产量却高于去年同期0.47个百分点。

  尽管宝马和奥迪依然在用同比增幅超过30%的增速来证明豪华车的强劲吸金力,但其终端市场的价格下探,经销商微利甚至是亏损卖车都在显示着汽车行业复苏迹象式微。近期身处一线的经销商们都颇感压力巨大,广州某经销商集团运营总监称“库存压力大,愁得是夜夜失眠,不时还被噩梦惊醒。”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显示,4月中国PM I为53.3%,汽车业的PM I却走低至50%以下。通常PM 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汽车业PM I逆市走低,被视为“行业悲观情绪弥漫”,汽车厂商纷纷下调了景气度的预期———尽管天气回暖,但终端市场零售十分低迷,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

  终于等来北京车展(微博)之后,国内成品油今年以来首次降价,这被视为阴霾中的利好微光,果然能助车市一臂之力吗?莫忘了整个经济的通胀压力难以缓解,以一季度为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去年同期上涨3.8%.其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7 .6%,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4.3%———汽车消费成本再度攀升。

  此外,近期汽车消费及汽车进出口的增幅的持续回落,显示出汽车行业还存在见底的风险,换言之,2012年汽车制造业的增速仍有不断放缓的可能。

  近日,更是有传闻称,迫于终端销量放缓带来的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某日系合资企业自4月份底便进入了长达16天的停产阶段。此消息一出,引发了市场人士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更深层次的忧虑:“合资企业的境遇姑且如此,自主品牌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年初以来,各大车企仍然制订了高企的产销目标,难以消化的过剩产能的隐患逐渐显现,加之市场需求放缓导致的库存调整,当终端优惠探底之后,减速的可能性将成为必然。

  增速放缓新品出击

  4月倒春寒之豪华车

  5月7日,德国三大豪华车生产商奥迪、宝马、奔驰分别公布其4月在华销售数据显示,销量持续攀升。

  奥迪公司称,4月在中国销售汽车3.4万辆,同比猛增44%,今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2万辆,同比增长了41%.

  宝马汽车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宝马销量达到2.7万辆,同比增幅达到31%,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销量接近11万辆,同比增速为35%.

  三大豪华车厂商中,奔驰增速相对较慢。戴姆勒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量仅为1.5万辆,同比减少11.2%.受中国市场的拖累,在全球范围内,奔驰4月销量为10.4万辆,同比仅增长3.6%,增速明显放缓。

  对于志在追赶奥迪、宝马的奔驰来说,在中国市场的增速下滑对其形成了巨大压力。不过奔驰在华销量下滑并不意味着短时间内豪华车需求的放缓,而主要是由于产能调整所引起的供给不足。

  为抢夺市场,豪华品牌也开始谋划在更多细分市场大规模地投放新产品。以宝马为例,以X 6与3系为代表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其曾在中高端豪华车细分市场中拔得头筹。权威消息称,未来宝马仍将重心放在推进细分市场之中,包括扩大G T风格的阵容、并丰富X系列以及Z系列跑车家族。如X系列将新增三位新成员,其中X 2定位于时尚跨界SU V,而X 4则填补X 3与X 5之间的市场空白,X 7将挑战全尺寸SU V市场,与奔驰老牌选手G L竞争。总体而言,此次宝马新车的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涉及多级别产品,铺开市场战线。

  此外,奥迪也将推出旗下新旗舰车型A 9,同时跑车方面新T T与R 8将陆续登场。另据南都记者独家获悉,肩负着进一步推进中国本土化的奥迪中国研发中心正在北京798创意园区紧密建设之中,有望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运营。

  奥迪、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上均展示了高度一致的本土化策略,日后各自细分市场的全新产品将日益丰富,导入国产将价格下探,亲民的姿态或将为其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青睐,也将成为其规避市场风险的最终正解。

  堤内损失堤外补

  4月倒春寒之自主品牌

  4月车市平稳发展,波澜不惊。唯一遗憾在于,自主品牌仍未摆脱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2011年以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下滑之中。

  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1.99万辆,环比下降13 .9%,同比增长5 .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 .8%,上月下降2 .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

  1- 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213.70万辆,同比下降5.2%,而同期乘用车总体呈现正增长。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3%,占有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4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4.47万辆,环比下降5 .5%,同比增长3 .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5%,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 .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 .4个百分点。1-4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95 .65万辆,同比下降10.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7%,占有率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面对消费者对质量上的怀疑,自主品牌一直未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中汽协副秘书长姚杰分析,前4个月自主品牌轿车同比下降10 .7%,而合资品牌则同比上升6.7%,自主品牌退出的市场被合资品牌占了。姚杰建议,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仍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应通过政府采购、舆论宣传、财税政策引导,全方位引导其发展。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则指出,如今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其实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从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调研数据看,2009年自主品牌的新车故障率相当于2004年合资品牌的水平,但2009年自主品牌的价格却比2004年的合资品牌便宜许多,“这说明自主品牌在品牌、服务方面还有不足。”

  自主品牌在国内不受待见,在国外却做得风生水起。据统计,4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为8.74万辆,创月度汽车出口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1.3%,同比增长29.5%.1-4月出口27.89万辆,同比增长23.8%.

  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增速大幅回落以及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时候,海外市场无疑成为了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自主品牌正在上演着一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好戏。

  仅仅只是复苏

  4月倒春寒之日系品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两年来,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被许多业内人士诟病为“反应慢半拍”、不契合市场需求等等。进入2012年,欲以“云动计划”叩开中国市场大门的丰田率先呈现出了纠错前行的谦和态度。

  5月7日,丰田中国宣称,4月份其在华新车销售量为8.17万辆,较去年同期劲增达68%.原因在于,2011年4月受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丰田在华销量同比跌幅超2成,如今随着生产销售恢复正常,实现了大幅增长。

  日前,本田中国也官方公布了销售数据,4月份本田汽车旗下各品牌车型在华销量达到6.2万辆,较去年4月份同比增幅达43.2%.

  最大的赢家依然是日产,得益于其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的良好表现,今年4月份,日产汽车旗下各品牌车型在华销量达11 .24万辆,较之去年同期增长18.3%.1-4月,日产汽车在华累计销量达44 .68万辆,同比增长13.6%.日产方面称,因在地震后采取了优先对华供应零部件等措施,因而去年4月仍维持了5%的增幅,也导致今年的参照基数较高,同比增幅不及前两家日系车企。

  中国市场整体增长势头放缓,但1至4月丰田累计销量仍有14.3%的增长,达到2 9 .32万辆,日产也增长13.6%至44.68万辆,均保持了两位数增幅。

  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4月份日系车企在华的表现,并不为过。4月份单月销量同比下降19%,跌至1 .46万辆令马自达颇感失意,其今年前4月份在华的累计销量仅为7.22万辆,还不足丰田在华的单月销量。尤其是其在华的合资企业一汽马自达,今年1-4月份的累计销量仅为4 .39万辆,同比反而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丰田、本田、日产在华销量的劲增,更多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复苏、回归常态,而并非逆市上扬,原因在于去年同期上述日系车企受地震影响产能受挫,其基数较低;此外,除了日产之外,丰田、本田在华的销量仍不及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述两家跨国车企在华的一家合资企业的单月销量。如果再从绝对量来比较,丰田、本田、日产4月销量环比3月销量均有所微降,“这并不奇怪,大多数的消费者在4月份观望,部分销量将延迟至5月份释放。”汽车行业分析师孙世清如此解释。

  5月下旬,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也在加速将新产品投放至中国各个细分市场。但从时机而言,2012年,显然于日系车企不是个好时机,整体市场环境的低迷,豪华品牌不断下探价格空间来蚕食日系车企在华主力贡献的中高级车的细分市场,中国消费者忠诚度不高等等欠成熟的汽车市场特征均掣肘着其在此时的复兴,充其量只能说是努力复苏。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