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与东风合资 雷诺国产之路或将“柳暗花明”?

与东风合资 雷诺国产之路或将“柳暗花明”?

大家车网 2012-05-09 09:49 来源: 中国汽车消费网 作者:

  日前,传出东风有限前总裁、现任雷诺汽车亚洲-非洲区域董事长中村克己,将从4月1日起担任雷诺汽车公司执行副总裁,并分管中国区业务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此前,雷诺汽车总部并没有针对中国区市场专门设置职位,这次安排具体人分管,意味着雷诺汽车将中国市场提升到总部战略的高度,中村克己的回归,也被外界解读为雷诺国产升温的先兆。

  据了解,雷诺-日产联盟CEO卡洛斯·戈恩将在不久后再次访华,在4月下旬北京车展期间宣布有关雷诺国产一事的细致规划;包括“东风雷诺首款车型将于2014年面世”、‘新的合资公司将生产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等一揽子规划。 

与东风合资  雷诺国产之路或将“柳暗花明”?(0) 大家车网

  命运多舛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跨国车企的全球排名。不过,雷诺中国区销量对雷诺全球总销量贡献较弱。原因之一就是雷诺汽车没有在华国产。

  雷诺国产项目可谓命运多舛,虽然已传多年,但一直“只听打雷,不见下雨”。多次错过在华投资的机会,东风与雷诺的合资谈判始于2004年6月,雷诺汽车前任总裁路易·施伟泽访问北京期间,曾宣布东风与雷诺的合资项目将从2006年开始投产。但计划没有变化快,由于在合资细节上的分歧,和东风汽车无法调和,雷诺汽车从2005年就搁置了国产计划,陷入停滞状态。

  随后,雷诺方面一直在暗中推进国产事宜,但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雷诺若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首先解决好三江雷诺的遗留问题。

  “早在1993年11月6日,雷诺与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签订了在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组装和生产轻型商用车塔菲克的合资协议。同年12月,三江雷诺合资公司成立,三江航天持股55%,雷诺持股45%。1994年,三江雷诺开始投产,然而8年多时间才卖出了4000多辆车,此后,三江雷诺逐渐陷入停产困境。”一位汽车业内专家表示,三江雷诺的失败,使得雷诺在中国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导致雷诺后期在中国合资生产乘用车的计划举步维艰。

  2011年,雷诺中国是国内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之一。数据显示,雷诺中国去年全年销量达到24275辆,同比增长65%,远高于中国汽车市场2%与进口车市场35%的平均同比增幅。这一成绩使雷诺中国跻身汽车行业销量增幅前三,成为非豪华汽车品牌中增长最快的汽车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雷诺要在中国投资建厂国产,没有一定的销量支撑是无法实现的。由于雷诺近年来在国内快速扩张,经销商数量猛增,产能不足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据了解,自2009年雷诺中国实施“3年复兴计划”以来,雷诺进口车的销售网络去年底已达80家,今年还要增至115家。

  一位雷诺经销商透露,今年雷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将增至4万辆。现在最担心的是货源问题。去年因为日本大地震的原因,雷诺本就紧张的产能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经销店的库存严重不足,到货速度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下订需求。而今年的情况估计也很难乐观,由于经销商数量增加,分到每家店的资源肯定也很难保证。如果雷诺能尽快实现国产,对经销商来说肯定是一大利好。该车商表示,在雷诺实现国产之前,尽管货源紧张,经销商也只能继续“熬下去”。

  中国市场对于雷诺来说,已成为“重中之重”,雷诺-日产联盟CEO卡洛斯o戈恩在最近几年每次来华期间,都要向外界宣称雷诺将加速国产化进程。事实上,雷诺方面一直在暗中推进国产事宜。从2011年6月份开始,三江雷诺资产已经由三江航天全盘接手,进入清理程序。这也预示着雷诺国产项目有了进行实质性推进的前提。

  2011年初,戈恩表示,雷诺国产的时间表将在2015年之前敲定,2016年在中国拥有生产基地;随后,戈恩又表示将时间表提前,确定在2014年之前启动雷诺国产项目。戈恩在年初的表态意味着雷诺的国产将进入明面,步伐也将加快,争取通向中国市场的“末班车”。

  “对于雷诺而言,国产已经是一个再也‘拖不起’的项目了。”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如是说。

  “借腹生子”

  今年春节之后,雷诺借道东风风神的国产版本在业内迅速传播开来。

  按照这个“借腹生子”版本,雷诺将与东风成立合资公司,但双方将不再在中国投资兴建独立的新工厂,而是选择利用东风风神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有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投产。东风的出资主体就是东风风神,而雷诺则以资金、技术等其他形式出资,同时,雷诺后续也将与东风风神成立联合的销售公司,以“独立品牌、独立门店、并行渠道、共享网络”的方式进行销售。

  “在2012年初,东风集团高层领导就向东风风神公司高层提出了(雷诺借助东风风神工厂实施国产)这一建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这一方案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征询意见,后续具体规划和细节仍在研讨当中。

  “由于国家不赞成建设新工厂,现在我们已开始在风神现有生产线基础上为雷诺国产进行前期准备规划,初期的雷诺年产能大概只有1万辆,但长期规划是12万辆左右,毕竟我们还有两期总装工程还没建成。此举将减少雷诺国产的审批障碍,也会迅速实现在华量产。”东风内部人士透露。

  如果该方案最终成行,东风风神将从目前的自主品牌性质变成合资公司性质。在新公司,将既生产雷诺品牌车型,也生产风神品牌车型。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一旦成行,将成为国内汽车合资的一种新模式。既契合了国家政策对汽车产能控制的要求,有助于雷诺最快起步;也能最大限度地让中方学习外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看似对风神和雷诺都比较有利。

  据了解,一直以来,雷诺方面都希望能与东风单独成立一家独立的合资公司,不借用任何已有公司落地生产。“如今,从雷诺国产项目借道东风风神的举动看,这背后显然更多地体现了东风方面的诉求。”有分析人士称。

  “对于东风集团而言,借道闲置产能符合其一贯的思路。”知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表示,利用现有闲置产能生产其他车型品牌,在东风公司发展的历史上并不鲜见,“早在东风日产前身风神汽车时代,东风就是利用位于广州花都的京安云豹汽车厂闲置产能生产日产蓝鸟。”

  如果雷诺借道风神国产项目正式实施,那么“雷诺风神”合资项目则与郑州日产的模式类似--作为日产在华的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郑州日产合资公司中既生产挂东风标的车型,也生产挂日产标的车型,在营销网络上也是共享的。

  让雷诺落户东风风神,显然体现出了东风发展自主品牌的战略考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东风风神在武汉奠基,当时规划的一期产能为16万辆,而截至2011年,东风风神的销量尚未超过3万辆,产能放空严重。“此外,东风神风正在规划中的A60车型,就是要借用雷诺梅甘娜车型的雷诺-日产乘用车C平台,雷诺国产项目放入东风风神后,显然会对东风自主品牌的发展带来利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对于雷诺这一国产模式,东风风神公司一位高层对此不置可否,非常谨慎地说:“目前(东风和雷诺)双方仍在谈判中。”

  分拆东风?

  雷诺另一个“国产”版本则是“分拆东风有限”。

  有媒体报道,对于东风来说,“大自主”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如何发挥旗下商用车、乘用车板块的协同效应?如何将3个层次多元的自主,凝练升华成为东风强大的自主能力和规模?这是东风大自主的核心,也是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东风与日产共同的利益点就出现了--对于日产来说,东风商用车只是个累赘;而对于东风来说,商用车则是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同大自主”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日产显然已经成为东风商用车冲击“国内第一、世界前三”这个目标的障碍。

  身兼雷诺和日产两大汽车公司CEO戈恩很聪明,为了换得雷诺的顺利国产,做出了两个方面的妥协:一是将日产最先进的聆风电动车技术通过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带进中国;二是分拆东风有限,将商用车业务股份出让给东风,以换得东风对雷诺国产的支持。业内人士分析,这个一手将雷诺日产做大做强的“鹰派掌门人”,深知雷诺要想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因此,在发现东风对于雷诺国产并不上心的时候,他果断做出承诺,同意将最先进的零排放电动车聆风技术通过东风日产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带入中国。这意味着他决定放弃极大的利益,以此来换取雷诺以及未来英菲尼迪国产的机会。“

  而对于东风来说,分拆东风有限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东风内部就释放出体系重组的信号,在当时的人事任命中,归属东风有限旗下的3块整车资产,东风柳汽、郑州日产被划拨到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刘卫东麾下各自分管,而东风日产则仍归属于分管合资品牌的副总经理周文杰。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是东风有限进行分拆的前奏,即将东风柳汽和郑州日产中挂着东风标志的自主品牌资源,从东风有限剥离,整合到东风集团的”大自主“框架之下。

  消息人士表示,这种方案的确是东风设计的雷诺国产其中的一个版本,但这个方案实施与否,还没有最终确定。还有个悬念就是雷诺将落户郑州还是十堰。业内人士认为,郑州或许是另一个选择。目前,郑州已经成为东风日产继花都、襄阳之后的第三块战略要地,主要生产奇骏、逍客。据悉,郑州新工厂未来将形成年产45万辆整车、60万台发动机的规模。

  “既有产能,又能与日产形成合力,混线生产,同时又能巩固东风的‘中部’战略,可谓‘一箭三雕’,这事双方至少谈了两年之久。如果分拆顺利的话,作为中国最大合资公司的‘东风有限’,也将功成身退。”知情人士告诉笔者。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目前在东风乘用车的A1计划中,今年的销售目标为6万辆,明年是12万辆。东风乘用车并没有多余的产能可以让给雷诺。

  应该说,在这场博弈中,雷诺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雷诺只能等待,最终落户何处,还是要看这场博弈的结果。不过,按照雷诺-日产总裁卡洛斯o戈恩设定的雷诺国产日程表,国产基地最终确定的时间不会拖太久。戈恩曾表示过,确定在2014年之前启动雷诺国产项目。

  拭目以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宣布雷诺具体国产计划之前,雷诺汽车总部就已经开始进行人员调整,其中最受关注的,原东风有限总裁、雷诺汽车现任亚洲-非洲区域董事长中村克己担任雷诺公司执行副总裁,分管中国业务。2008年,中村克己从东风有限调任法国雷诺,业界就猜测此举是为雷诺今后国产而准备,现在他的回归证实猜测,也意味着雷诺国产的提速,将推动正在胶着状态的东风雷诺合资项目向前。

  “合资公司谈判,双方公司都需要一个能直接向总部汇报的人来主导,这样谈判才更有成效。由于曾在东风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中担任过领导角色并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理解,因此,中村克己的确是雷诺-日产联盟中参与并主导合资项目谈判的最合适人选。”一雷诺中国内部人士说。

  但即便如此,其依旧需要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在政策层面,不久前,出于控制新增产能以及鼓励发展本土汽车产业的目的,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显示,外商投资整车条目从鼓励投资的类别中删除,这就意味着,外商投资整车项目将不再享受到中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新项目落地难度也普遍增大;合资门槛是越来越高,至少要在投资额、产量、销量、研发、兼并重组五方面符合相关硬性条件,不可或缺;而在这个背景下雷诺的国产项目审批进程势必将面临考验。

  而不久前,因长安有意把昌河铃木生产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从而导致昌河汽车员工罢工,最终转移不得不终止。虽然事件得以平息,但也足以反映出合资企业要进入国内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正式落地时间的不确定,或将加剧雷诺未来在中国的艰难处境。中国汽车市场已处于充分竞争阶段,且市场增速正在逐渐呈现缓慢增长态势,雷诺显然已经错过了在中国发展的最好一段时期,同时,从雷诺产品的品牌定位上看,其与大众、通用、丰田等等一众强势汽车巨头同处一个领域,对手们都已在中国扎根并持续深化布局,雷诺的突围前景会十分困难。作为一家大型国际汽车制造商,雷诺如果再不下定国产的决心,也许就会被越来越高的壁垒挡在全球第一大市场外。

  为了最大化地降低国产风险,近两年来雷诺(中国)一直在加快新产品的引进销售步伐--2011年,雷诺先后引进了新风景、新拉古那、纬度、风朗、新科雷傲等7款新车型,以期发现相关车型市场潜力并选择后续国产目标。但此时,雷诺还要考虑未来与日产品牌产品的重叠问题,这对雷诺-日产联盟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

  雷诺此次国产能否顺利实施,依然前路未卜。“考虑到中国对新合资项目的审批流程越来越严,加上雷诺与日产品牌之间产品定位存在重叠,雷诺国产前景还有待于观察;但愿这一次,雷诺国产不再仅仅是一个传闻。”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