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2-16 07: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本报记者 周开平 广州报道
中国自主品牌正在遭遇极寒。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8.80万辆,同比下降30.62%,下降幅度创造了十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还没有确定今年的销售目标,发展思路和想法也未敲定。”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金弋波2月13日对记者说。无独有偶,比亚迪方面也在同一天透露,暂未确定今年预期。江淮、吉利等一线自主品牌也在冰冷的1月销售数据面前,不敢轻举妄动确定今年的计划。
汽车市场不明朗,调整期的自主品牌都很谨慎,大部分自主品牌正在经历“内忧外患”——自身战略需要调整的同时,又面临合资品牌的打压和追赶,没有后顾之忧的宝骏、理念S1等合资自主品牌今年开始发力,进一步挤压自主品牌市场。
十年新低
日子都不好过。
奇瑞汽车去年只卖出了64.3万辆,其中包括出口的16万辆。奇瑞近期在发布该数据时,并没有同时发布同比增长数据。事实上,奇瑞2010年卖出了68.2万辆,比去年多卖出了3.9万辆,2011年的同比增长数据是负增长6%。
去年,比亚迪也只卖出了44.85万辆,通过第一款SUV S6的发力,总算保住了全国乘用车销售前十的名次。但与2010年的52万辆相比,整整减少了7.15万辆。
卖出了42万辆的吉利去年也只微增了1.3%,低于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增长水平。此外,江淮等自主品牌的销售数据也很尴尬。
根据乘用车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1年自主品牌广义乘用车共批发销售了481万辆,比2010年销量减少20万辆,同比下降了4.2%,而同期合资企业共销售了966万辆,同比多销售92万辆,增幅为10.6%。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市场占有率已降到30.7%,同比下降了1.5%。金弋波把这种势头归结为过去几年自主品牌疯狂的扩张规模,市场透支严重。“自主品牌过去太看重规模,发展太快,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一速度,需要有一个调整期。”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因为春节放假,1月的销售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全年的走势,但十年来的产销新低仍旧无法让自主品牌车企释怀。
一些人事变动较大的车企,1月甚至出现令大多数人惊讶的产销数据。进行了大幅度人事变动的江淮汽车,2月8日发布的1月产销数据显示,当月合计产、销量分别为2.86万辆和2.88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0.21%和48.76%,延续了去年11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
奇瑞、比亚迪方面都表示,现在看来,今年的汽车市场不容乐观。
前堵后追
今年1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环比下降了3.96%,而今年市场可能进一步被挤压。
合资品牌继续“打压”自主品牌,去年销量同比增幅达10%的基础上,对今年市场乐观预期的大有人在。东风日产预计今年销量达到100万辆,同比增长近25%;丰田预计今年中国市场销售增长10%以上;马自达预计在中国的销量提高26%。
进口车也高举旗帜,其中韩国起亚汽车已确定2012年中国销量增长12%的目标,雷克萨斯预计实现同比增长超五成,雷诺计划销量翻番。
此外,“追兵”合资自主今年也开始上量,直接瓜分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中低价车市场。广本理念S1、五菱宝骏630、东风日产启辰等合资自主车都被厂家寄予了厚望,宝骏630 在今年1月的销量达到9006辆,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袁智军放出豪言:“期望今年宝骏的月销量过万。”
因为合资自主的出现,合资开始下探曾经不被重视的低端车市场,金弋波感叹,“自主品牌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合资自主品牌的起势,让低谷中的自主品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调整攻坚期
去年纷纷进入调整期的自主品牌车企,显然没有预料到今年情况的恶化程度。
“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不断的转变经营战略,比如我们从追求规模,向稳定规模,追求运营质量方面调整。今年我们还会依据市场变化来确定。”金弋波告诉记者。
往年的春节过后,车企已经能够制定出当年的发展计划,但今年的市场不明朗,车企不得不延迟。此外,去年确定的整体战略调整计划也变得难以预期,“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现在看来并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金弋波表示。
去年取得不俗业绩的出口,也在中东政局动乱下,不敢抱有太高期望。“尽管奇瑞在过去几年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但今年的海外市场有机遇,更有挑战。我们也要调整海外市场的发展思路。”金弋波强调。
2月13日,素来果断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召集公司中层开会,没有按时下班,但迄今为止,比亚迪并没有公布今年具体的发展计划。
“现在为止,今年无论在销售还是整体发展战略上,还没有清晰的说法。可以确定的是比亚迪会抓以前不太重视的售后服务。”比亚迪内部人士说。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目标,而非阶段性目标。
与此同时,吉利控股、众泰汽车(微博)、江淮汽车等开始走马换帅。江淮汽车在灵魂人物左延安提前退休后,2月8日上午召开了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原有董事会成员中除了安进、赵厚柱、戴茂方三位之外,其余6位都做出了调整。“人事调整证明只是企业调整的初步阶段,真正的攻坚战在人事调整之后,进行发展战略的深度调整,要扭转原有不合适的发展模式,调整才算完成。”一位汽车业内资深人士分析。
然而,调整正在牺牲江淮的销量,去年12月各个车企都在冲量时,江淮当月销量同比下滑达14%。今年1月,奇瑞等车企出口大幅度上扬时,江淮的出口又同比下滑达46.19%。
不过,也有车企的调整效果开始微现。比亚迪尽管销量下滑,但下滑的主要是利润微薄的F0销量,利润较大的S6却开始走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