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1-20 09:01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56%和1.78%;外资品牌除日系受地震影响市场份额下降,德系、美系、韩系、法系均为正增长,德系增幅最大。中汽协预测,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可达8%左右的增长。
1月12日,中汽协发布统计数据: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其中,乘用车产销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增长4.23%和5.19%;商用车产销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下降9.94%和6.31%。
1850万辆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45%,创下了过去13年中国汽车市场最低增幅,但仍为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大国。之前,尤其是年中连续数月销量走强之后,业界曾经期待全年销量能站上2000万辆新高点,虽然最后落空,但距这一目标也仅仅少了约一个月的销量而已。
然而,具有实质意义的不是总销量,而是不同品牌竞争态势的变化,其中,自主品牌增长态势尤其值得关注。
在2011年乘用车销量中,自主品牌销量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扣除出口国内销量同比下降5.42%),市场份额42.23%,同比下降3.37个百分点。外资品牌除日系受地震影响市场份额下降,德系、美系、韩系、法系均为正增长,德系增幅最大。(表一)
2011年,轿车销量1012.27万辆,同比增长6.62%;MPV销量49.77万辆,同比增长11.74%;SUV销量159.37万辆,同比增长20.19%;交叉型乘用车(微客)销量225.83万辆,同比下降9.38%。在轿车销量中,自主品牌销量294.64万辆,同比增长0.46%,市场份额29.11%,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外资品牌除日系市场份额下降,德系、美系、韩系、法系均为正增长,德系增幅最大。(表二)
据中汽协分析,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鼓励政策退出、上年透支严重、北京等城市限购及油价上涨四方面因素影响。但这是就所有品牌而言,包括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具体到自主品牌,则另有如下影响因素:
其一,2011年,国内商用车产销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下降9.94%和6.31%,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需求不振,大幅拉低了整体汽车产销量。而交叉型乘用车(微客)销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针对广大农村用户的鼓励政策的退出。微客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充数”的主销车型,其销量大幅下滑,直接拉低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下降。
其二,2011年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压力明显加大的一年。2008年以前,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差异化增长,占据不同的细分市场。之后,自主品牌开始向高端发展,但因市场认知度很低斩获十分有限,而合资品牌则开始全线下压侵入低端市场,与自主品牌成短兵相接之势,在相当程度上恶化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2011年,进入轿车销量前十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由2010年的三家(比亚迪、奇瑞、吉利)减为两家(奇瑞、吉利)。2011年,进入销量排名前十的自主品牌轿车只有夏利一个,2010年则有F3、夏利、旗云三个。
其三,2009~2011年,自主品牌虽然占据了乘用车四成以上、轿车三成左右的市场份额,但企业数量却大大高于合资品牌。截至目前,日系合资企业最多,五大品牌(丰田、本田、日产、铃木、马自达)共计10家,德系四大品牌(大众、奥迪、奔驰、宝马)共计5家,美系两大品牌(通用、福特)共计3家,韩系和法系各为2家和1家。据盖世汽车网统计,目前年产能达到25万辆以上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共有18家(不含微客),但另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年产能低于25万辆、甚至年销量不足一万辆的自主乘用车企,严重稀释了自主品牌销量的集中度。来自中汽协的调查表明,一个合资品牌车型在中国年均销量可达5.5万辆,而一个自主品牌车型年均销量仅为2.8万辆。
有关今年增长预测,中汽协认为,2011年,乘用车增速由于政策退出而有所减缓,但今年已无这方面的影响,因此增速会提高一点。再有,2011年商用车下滑了10%左右,如果今年宏观环境好转,有可能实现正增长。这两个因素叠加,大概可以预期8%左右的增长。
但是今年自主品牌的压力依然不小,随着合资自主品牌的陆续上市,其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对媒体表示,“目前国内都在一窝蜂地做自主品牌,分散、重复的建设很令人痛心。政府应重点支持几个自主品牌,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可在政府采购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来给予扶持。”
责任编辑: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