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2-26 08: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如果不出意外,2011年中国车市将以不到2000万辆的产销量画上句号。虽然产销量增速与前几年相比急速回落,但中国仍然以每天新增2000辆新车的速度快步迈进汽车社会,与环境、能源、交通等矛盾日益凸显。中国在享受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市场的喜悦的同时,也遭遇进入汽车社会之后的诸多烦恼。
成长的“烦恼”
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量达到20辆车左右。
据不久前交管局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国的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2.3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72亿。
北京、广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去年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已达到20辆。更有专家预测,最迟明年一季度,我国将在家庭汽车拥有比例上整体迈入汽车社会的大门。
今年前11个月,全国汽车增加1361万辆,汽车保有量今年10月底首次超过摩托车保有量,中国机动车结构已由摩托车为主体向汽车为主体转变。
而由于近几年汽车数量大幅增加,大气环境的污染也极为严峻。今年12月19日,环保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0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226.8万吨。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宣称,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环境污染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中国大中城市空气已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一些地区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都和车辆尾气排放密切相关。
中国正在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尘,一场由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与城市环境安全之间的激烈冲突正在上演。
变道不打转向灯、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在三四线城市,道路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加之交通管理理念跟不上,不文明驾车的现象极其普遍。
汽车社会加速到来,但整个社会似乎并没有准备好如何去迎接它。
治理之道
一方面,进入汽车社会的城市出现了由汽车数量猛增带来的种种不和谐之音;另一方面,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角度看,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强劲增长势头数年内仍将继续保持下去。
首先,汽车市场刚性需求仍然坚挺。其次,汽车价格日益走低,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大背景下,汽车的消费成本越来越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正是在这些促进汽车消费的因素作用下,有关部门决定从消费端采取抑制措施,缓解城市压力。
一年前,北京实施限购政策,每个月只发放2万个号牌对于汽车消费潜力巨大的北京车市,抑制效果立竿见影。今年来,京城车市销量还不到40万辆,而去年全年是90万辆,下滑超过50%,销售收入减少400亿元。
不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并不赞成简单的限购,他认为,北京限购、限行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性手段。
如何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城市治理之间寻求到一种平衡,是摆在城市管理者眼前的问题。
“在国家层面上讲,汽车保有量的大小不是矛盾的唯一体现点,公众对汽车社会的渴望无可厚非,矛盾的关键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土地使用等整体城市建设上,不是以基于汽车社会为出发点,城市道路和环境的承载力有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交通与环境技术领域副总监毛洪钧分析道。
毛洪钧认为,“减排”并不一定非得减少汽车的数量,中国在环保法规方面亟待完善。如今欧洲国家汽车的排放标准已达到欧Ⅴ标准,而中国除了北京等少数城市全面推行国Ⅳ标准外,其余城市仍在使用国Ⅲ标准。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已经摆在面前,汽车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各大汽车制造商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限牌等因素作用下导致今年车市下滑并非坏事,各企业开始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以适应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对于汽车工业持续发展是好事。
责任编辑: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