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SUV成本土品牌救命稻草 打破10万元天花板

SUV成本土品牌救命稻草 打破10万元天花板

大家车网 2011-12-26 08:12 来源:网摘 作者:

长城哈弗(微博)SUV销量突破60万辆,H6成为本土品牌10万元以上销量最多的车型,成功突破“10万元价格天花板”。

2011年,车市出现负增长,本土汽车品牌的生存状况引起了行业的关注。继炮轰“合资自主”汽车之后,在12月7日的全国汽车信息研讨会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合资企业,乘联会建议暂停批准汽车合资企业,否则中国是救了国外汽车寡头们的命,却会导致内资汽车企业快速消亡。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表示:“中国自主品牌已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此言一出,一片哗然。上周,饶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本土品牌仍然没有信心。“如果明年政府采购车辆的规定和研发费用3%的比例不能落实,前景更为黯淡。”文/图 记者王灿彬

魏建军(长城汽车董事长):与大众合资合作的事没听说过,民企很难合资,因为外资最怕民企。多少年来我们没有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有技术没技术不在于合资不合资,而是要大力开展技术合作。国企热衷与外资合作,因为中方负责人可以谋得副董事长或总经理职务,获得300万元或500万元的年薪,拿几年就退了。

饶达(乘联会秘书长):我们怀疑平均油耗制度、合资自主等政策都是外商“政府公关”的重大成果,因为外资资本雄厚,至今政府没有调整这些政策的迹象。

现状:本土品牌销售同比下降2.3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1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552.35万辆,同比下降2.3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15%,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8个百分点。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表示,今年的内资乘用车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如果去掉出口增量,国内市场销量是负增长。严格按照会计法计算的话,内资乘用车企业的主营业务总体处于亏损状态,而且绝大多数人对于今后的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

饶达称,比如奇瑞,目前非主营业务的利润已经超过整车利润;一汽夏利的利润也只是一汽丰田的零头,多年处于利润下行状态;而作为曾经创造销售神话的比亚迪,其传统业务(比如电池)利润远超汽车业务;另外,某自主品牌已经沦为外资品牌车型的代工厂和销售员,只是由于外资品牌车型的销售稳定,才获得一些“代工费”,而对于来自同一生产线的自主车型,市场开发一直难以得到大力发展。

与此同时, 汽车行业六大老国企(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盈利能力却水涨船高。东风、上汽、一汽还一度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整车企业,但主要是通过旗下的合资企业所取得。

乘联会:中国汽车行业开放过度

本土品牌高端没法突破、低端也守不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乘联会表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开放过度,涉及汽车整车的合资企业达到100多家,外资纷纷来华扩张地盘。国内亦出现了“豪车火小车冷”的趋势,是炫富行为逆国际潮流而动,刺激了合资企业甚至进口车的发展,却直接打压了内资乘用车企业。此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尤其是国企大规模采购合资品牌,购买内资乘用车的比例不足2%。

合资企业扩张冲动持续加大。此前,长安标致雪铁龙合资项目于深圳奠基,成为目前国内投资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除此之外,奇瑞汽车与斯巴鲁的合资项目也在谈判阶段,东风雷诺、东风沃尔沃商用车项目逐渐浮出水面。

“合资企业异地建厂只要开发出合资自主车型或新能源车,但本土车企却要兼并一个车企,谁难谁易,一眼就知道。这是政策的不公平。”饶达对本报记者称,他认为,“合资自主”实际上成为了合资企业利用落后车型降价抢占内资汽车市场的工具。

当然,现在也不全是利空消息。对于新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被认为是支持本土车企之举,饶达将其称作“内资乘用车企业的一线曙光”,可以暂时挽救内资企业,但不会解除危机。

不同声音:本土车企日子也不错

但也有分析人士不同意乘联会的这种“危言耸听”。长安汽车(微博)副总裁朱华荣在广州车展(微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品牌无论是在造型还是技术上都有长足进步,对前景很有信心;郑州日产副总经理郝身健对本报记者称,纯自主品牌日子确实比较难过,但郑州日产采用日产、东风双品牌运作,东风自主品牌拥有日产的质量监管体系,又有品牌自主权,也是赢利的。奇瑞在12月宣布,实现销售额已达387.5亿元,同比增长22.73%,在本土整车企业中继续保持第一,今年海外市场的销量有望突破17万辆,再创新高。

即使是今年处于困境中的比亚迪也依靠S6、G6的出色表现,度过了最困难时期;而吉利汽车近来发展一直比较稳健,收购过来的沃尔沃快速实现盈利;最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今年1月~11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434469辆(长城汽车的统计数据),同比增长28.7%,增速在所有主流整车企业中位居第一,今年前3季度净利润增长77%,达26亿元。

在较为薄弱的技术上,过往五年中,长城汽车已投入30亿元。而奇瑞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费用累计高达100多亿元,使奇瑞、长城汽车的研发技术迅速跃升。

靠SUV打破“10万元”天花板

一直以来本土品牌面临的“10万元价格天花板”在SUV市场突击成功。

长城汽车SUV累计突破60万辆的主角——哈弗H6,价格在10万元以上,并成为本土品牌10万元以上销量最大的车型,而上汽荣威(微博)W5、东风裕隆纳智捷大7SUV的价格在17万元以上,冲击主流中高级车的阵线,销量也不错,初步站稳脚跟,扭转比亚迪颓势的也是SUV S6。SUV有较高的车型溢价,给本土车企带来较高利润。

本土车企在SUV市场能取得成功,与市场有很大关系,SUV近年来一直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市场,没有轿车市场竞争激烈,在三年前,市场就是哈弗、瑞虎、CR-V三者在竞争。

今年,有实力的合资品牌增加了途观、RAV4、ix35三款主力车型,外加中大型SUV汉兰达,今年的SUV市场达到200万辆的规模,有可能超过B级车。饶达表示:“SUV市场有望成为中国汽车第二大细分市场。”但饶达也表示,由于SUV仅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约一成,只有五六家本土乘用车企业进军SUV市场,很难改变本土车企整体颓势状况。

相关报道

哈弗SUV(微博)率先突破60万辆

本报讯 (记者 王灿彬)12月20日,哈弗SUV第60万辆交车仪式在长城汽车保定总部举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将第60万辆哈弗SUV——一辆哈弗H6的钥匙交给了车主高先生。哈弗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销量突破60万的SUV品牌,也超过刚过50万辆的东风本田CR-V,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SUV品牌。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从今年3月的50万辆到这次60万辆,哈弗都是率先突破,我们感受到的首先是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魏建军指出,“做专做精”是长城一贯的经营理念,长城汽车坚持以“过剩的研发投入”为基础,打造精品车型。哈弗SUV的品牌定位是中国SUV领导者,到2020年哈弗的目标是:销量进入全球SUV前三,由中国SUV领导者品牌迈向全球经济型SUV的领导品牌,并成为全球市场上中国车的代表品牌。

奇瑞: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 王灿彬)奇瑞汽车上周宣布,今年前十一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额已达387.5亿元,同比增长22.73%,在本土整车企业中继续保持第一。今年以来,奇瑞采取措施不断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从市场表现来看,瑞虎、A3、奇瑞E5风云2以及瑞麒系列等精品车型的销量占比,从2009年的46.3%提升到2011年的55%以上,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奇瑞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告诉记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奇瑞已拥有300余万全球用户,实现了“迅速扩大规模,打造第一自主品牌”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