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人保、太保、平安杭州暂停商业车险新单

人保、太保、平安杭州暂停商业车险新单

大家车网 2011-12-21 07:50 来源:网摘 作者:

人保、太保、平安杭州暂停商业车险新单

人保、太保、平安杭州暂停商业车险新单

不经意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与太保财险在浙江地区业务拓展遭遇“黑天鹅”事件。

知情人士12月19日透露,从当日起到明年1月19日,上述三大保险公司在杭州市暂停接受商业车险新单一个月,但车险续保业务、交强险、家财险、企财险等均仍可正常经营。

“暂停商业车险新单业务的举措,具体包括暂停这三大保险公司的报价平台查询权限;及对主动投保的车主投保业务,要求上述三家保险公司推荐给其他车险公司,或由当地行业协会选择服务优质保险公司。”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所谓商业车险新单范围包括新车保险业务与转保保单业务(从其他保险公司转投过来的车险业务)。

但当日记者致电浙江保监局时,浙江保监局表示目前相关信息仍在核实中,没有其他细节可以披露。

商业车险新单暂停

三大保险公司暂停业务的背后,不排除其业务拓展速度过快及市场份额偏高,正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不好意思,杭州地区现在不能办理新车商业保险。”19日,有消费者致电人保财险位于杭州的分支机构,被如是告知。

记者拨打人保财险位于杭州的多家分支机构,询问投保新车商业车险一事,均被告知,该公司在杭州地区的新车商业保险业务已经暂停。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平安财险、太保财险杭州分支机构。

同时,关于上述三大保险公司在杭州暂停办理新车商业保险的传闻在业界流传开来。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今年2011年12月19日至2012年1月19日期间,上述三大保险公司在杭州市暂停办理商业车险新单一个月。

“现在三家保险公司只能按照相关通知,将主动投保的客户转移给其他以往有过业务合作的车险公司,并做好原有车主的续保,及对相关新车险业务客户的解释工作。”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一家中资大型保险公司总公司负责人也称,总公司已接到分支机构在当地暂停新单商业车险业务的报告,但具体情况和原因并不十分清楚。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三大保险公司暂停业务的背后,不排除其业务拓展速度过快及市场份额偏高,正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他称,目前人保、平安与太保在浙江的财险市场占有率分别达34%、12%与12%,而剩余数十家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合计不超过42%。

车险业务是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比可达到七成以上。可以参照的是,按照浙江保监局公布的数据,今年9月和10月,人保、太保、平安三公司月保费收入占浙江省财险总保费收入比重分别为60%和58%。

“在浙江,车险业务市场集中度正向上述三大车险公司靠拢。”一位浙江车险公司人士透露。相对低价的电话车险直销业务及庞大的理赔服务网络,使其成为多数浙江车主在续保时的优先投保对象。

“杭州又是中小车险公司在浙江业务拓展比较集中的城市之一,一旦三大保险公司车险新单业务被暂停一个月,除了新车首保无法介入外,也意味着车主续保时,难以转投这三家公司的车险产品。”他分析说。

不过, 上述说法并没有得到浙江保监局的证实。

记者向当地保监局邮件询问关于“暂停三大保险公司新单商业车险业务一个月”之说法,得到的回复是:对于这一传言还需进一步核实。

不过,除了杭州市,三大保险公司在浙江其他地区的商业车险新单业务未受影响。三大保险公司在浙江苍南、洞头县等支公司营业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地区目前仍可接收车险新单业务。此外,车险续保、新车交强险业务也未受到牵连。

集中度解药:费率市场化

三巨头杭州事件背后,不容否认的是中国财险市场集中度过高的现状

“被叫停”也好,“自主调整”也罢,三巨头杭州事件背后,不容否认的是中国财险市场集中度过高的现状。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1年前10月保费收入,人保、平安、太保三家公司财险业务保费收入达2629.27亿元,在财险总保费中占比66.78%,其余54家财险公司瓜分剩余三分天下。2008年以来,财险市场一直呈现市场份额向三大财险巨头集聚的态势。

这与保险业的一些痼疾不无关系。

例如,现在的车险条款分为A、B、C三款,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中国保监会批准,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需要三款中选择。专业车险公司天平车险,则单独使用一套条款。

这种费率条款是在基础数据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保险业的飞速发展,保险公司、保险产品间的费率差异过小,车险产品价格趋于一致的问题凸显。在产品和费率相当同质化的情况下,大保险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售后服务网络及事故理赔速度的相对优势更容易赢得市场。中小保险公司空间日益受到挤压。

但通过短时间的新单停办行为,是否能够换取市场份额真正的平衡,是个问号。行政行为是否适合如此深入微观经济层面,也值得探讨。

一位保险监管人员告诉记者,行政机关以劝告、说服、宣传、教育等方式所进行的行政干预,对相关的人或机构起指导作用,属非强制性行政干预。如果此事的确是监管机构的口头通知,更可能意在风险警示。

从这个角度来说,监管机构的介入有良好的主观动机。但其实在东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充分,行政干预的行为已比此前大大减少。

一位知名咨询机构负责人认为,近年来,保险监管机构其实已找到了监管方向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将注意力从微观层面的手续费治理转移到数据真实性、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等更为触及保险公司本质的要求上来,以此约束保险公司控制风险,带来了财险市场经营环境和财险经营效益根本性好转。

目前,车险费率也在逐步探索市场化。

继2010年深圳和江苏相继获批试点商业车险和交强险费率改革后,2011年7月底,保监会向财险公司和各保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文件重点在于,将改变以往车险费率条款单一、全国费率一致的状况,一些符合监管条件的财险公司将可独立开发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车险价格更差异化。目前该稿已经完成意见征集。

一位财险业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费率市场化实施的阻力很大,但该通知仍然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实行了5年的全国商业车险费率统一制定模式可能终止。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