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1-14 14:2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中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正在向更为成熟的汽车社会迈进。而所谓成熟,很大一个标志,就是家庭购车从首次购买到增购或换购汽车的阶段。换车无疑是为了要换一辆更为高级的车,这一点从日益膨胀的豪华车市场中就可见一斑。不过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依旧是被奔驰、宝马、奥迪等老牌豪华车品牌所把控,它们不仅在品质、品牌上过得硬,更为关键的是它们都在中国本地设立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而在北美地区卖得也不错的日系豪华车品牌,却在中国市场鲜有作为。面临德系老牌豪华车的围堵,日系豪华车在中国市场到底要如何突围?他们各自又有什么“杀手锏”来“见招拆招”?
雷克萨斯:
“永远的”暂时没有国产计划
曾经的雷克萨斯,是媒体们最乐于表扬的一个品牌。它车型漂亮,价格适宜,服务还能让消费者体会到“上帝般的享受”,不仅在美国市场超越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也是个“香馍馍”,有段时间买雷克萨斯还得“找关系”。可是,从去年开始,雷克萨斯在中国的发展开始出现瓶颈。面临着德系三大豪华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以下简称“德系三大”)的全面国产,车价越来越“亲民”,雷克萨斯在价格、品牌号召力上,都不是它们的对手。
事实上,雷克萨斯曾经也考虑过要国产。雷克萨斯中国前任副总经理曾林堂曾表示过,雷克萨斯在中国的销量达到3万辆,就可以考虑国产。不过,在前几年,雷克萨斯在华的销量一直是“不能说的秘密”,而根据多方数据显示,实际上2008年就已经超过3万辆了。不过这时雷克萨斯却又“改口”,说是要单一车系的销量达到3万辆,才有条件“国产”,而问及何时,答案依旧是“暂时没有国产计划”。
在前不久丰田常熟研发中心奠基发布会上,记者再次向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竹内俊作问及此事,他表示目前雷克萨斯只在日本本土和北美有生产基地,“一些核心技术的实施、核心零部件的供应等问题,在中国还没法很好地解决”,因此无法在中国实现国产。
杀手锏:小排量、混合动力
面临高昂的进口关税以及大排量税,“纯进口”的雷克萨斯成本很高。眼看着“德系三大”最低车价都已经降到了20万元区间,雷克萨斯只能依靠进口更小排量的车型,以及更多的混合动力车型来应对,10月底推出的小排量混合动力车型CT200h,终于将其价格区间拉到了30万元以内——不过仅有一款。
英菲尼迪:
杀手锏:总部“迁都”香港 明年或在中国国产
最晚进入中国市场的日系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却在日系三大豪华车品牌(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本田旗下的讴歌、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中显得最为激进。
11月初,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宣布其全球总部将落户香港,并将于明年4月在港成立新的公司实体——日产全球有限公司(NGL)。而根据日产的规划,英菲尼迪计划到2016年实现全球年销量50万辆的目标。
由此引发的“英菲尼迪是否国产”的讨论沸沸扬扬。与雷克萨斯和讴歌的老总“打死不国产”的态度不一样,日产汽车总裁卡洛斯·戈恩明确地表示:“我们的确正讨论在中国生产英菲尼迪的计划,但还没有最终时间表。”
去年,英菲尼迪的全球销量比前年约增长三成至14.6万辆,五年增长高达4倍多。虽然目前仍以北美为中心,但其表示今后将以亚洲作为其重点成长市场。
据悉,目前“英菲尼迪”全部在日本国内生产,但因日元升值导致盈利状况恶化,明年起部分车型将开始在美国生产。日本媒体预测,日产将选择在华合作伙伴东风汽车公司位于湖北省的工厂作为英菲尼迪生产基地。英菲尼迪目前在日本枥木县(Tochigi)和福冈县(Fukuoka)的工厂生产,两家工厂总年产量在20万辆左右。
讴歌:
明确表示没有国产计划
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讴歌的表现算是日系三大豪华品牌中最弱的一个:五年仅有4款车型,经销商网络也仅有不到40家,而销量更是寥寥,甚至落后于晚两年进入市场的小弟英菲尼迪。
其实,讴歌跟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一样,都是成长在北美的日系豪华车品牌,在北美市场开拓得也非常成功。可是为什么到了中国就是水土不服呢?
车型少、价格高、品牌不够响,恐怕是讴歌在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三座大山”。跟雷克萨斯一年好几款新车的导入速度不同,讴歌目前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仅有四款,而且排量都是在3.5L以上,走的是绝对的高档豪华大马力路线,因此价格也是“高高在上”。今年1~10月份,讴歌在中国的销量共3500辆,远远落后于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中国Acura事业部部长津村卓哉解释说:“在外界看来,讴歌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样有着快速的增长,在品牌进入中国初期,我们也没有把快速发展和量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是我们向中国市场投放豪华品牌的最初想法。”
此外,讴歌也明确表示了讴歌品牌不会在中国国产的态度。
杀手锏:设计
不过,入华五年,讴歌也确实意识到了品牌和产品力的差距。好在讴歌的车型设计都不错,对于那些要求低调却又奢华的年轻新贵而言,是个非常个性化的选择。
此外,讴歌明年将引进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两款车型,使得全系车型达到6款。同时也会利用本田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融入新的产品开发中去。(文/图/表 陈鑫欣)
责任编辑: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