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中国轮胎业转型梦碎 产业政策无法落实

中国轮胎业转型梦碎 产业政策无法落实

大家车网 2011-11-05 09:38 来源:和讯汽车  作者:虫子

[大家车网 新闻]把握行业动态,了解车市行情。

今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呈阴跌走势,轮胎企业的效益却越来越差。业内人士解释,这是因为轮胎的价格同时也在下跌,只要有一家降价,其他企业必须得跟着降价。原料涨的时候,谁先涨价谁先死;原料跌的时候,谁后降价谁倒霉。

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是,跨国公司的轮胎产品在海外市场轮番提价,同时加速扩充在中国的轮胎产能,抢占中国市场。据预测,继晋级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之后,中国有望在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市场。

业内分析指出,自去年《轮胎产业政策》实施以来,中国轮胎产业依旧在原先的轨道上行驶,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工艺、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等几乎全面落后于跨国公司,转型升级似乎停留于口号上。

无奈的价格跟跌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呈高位震荡下跌的走势。一季度天然橡胶均价为3.7万元/吨;二季度均价为3.5-3.6万元/吨;三季度价格变化较大,前两个月均价为3.4万元/吨,但是9月份以来迅速下跌,目前已跌至2.8万元/吨。

国内轮胎企业的效益并没有因此转好。据Wind数据统计,申万行业分类中的7家轮胎公司在剔除缺乏历史数据的赛轮股份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合计营业收入均环比增长,但是合计营业利润和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没有同步变化,增收不增利或者增收减利的情况较为普遍。

在解释业绩下滑时,很多公司将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作为一条重要理由。结合同期的天然橡胶价格阴跌的走势看,这一解释并不能说得通,至少不够详尽。因为原料价格上涨之时,如果轮胎价格也跟着涨,企业的效益未必会变差;原料价格下跌之时,如果轮胎价格未变,企业效益应当会变好。

业内人士说,由于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旺,轮胎价格也挺不住,只能跟跌。轮胎降价是为了促销,只要一家公司的产品价格下降,其他公司的产品价格必须同时调整,否则意味着市场份额的丢失。

据了解,6月初,国内轮胎生产厂家曾开过一次会,一致约定坚持不降价。理由是前期原材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全行业都在亏损,原材料降价后产品价格稳定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期的亏损。

不过,这一不成文的约定并未得到有效执行。杭州中策橡胶率先降价,随后很多轮胎厂家陆续跟进。这波降价通过“返利”变相体现。轮胎厂商向经销商“返利”的幅度最小为5%-6%、最大的为15%。9月份,天然橡胶价格暴跌,业内人士称,新一轮产品价格下调已经展开。

除了产品价格随原料下跌导致轮胎企业效益难以转好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还表示,一些轮胎企业年初看好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囤积了大量天然橡胶,而现在天然橡胶价格下跌,存货跌价带来的资产减值损失使得轮胎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更多业界新鲜资讯请持续关注大家车网。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