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北京汽车限购迎来半年考 退出时机未到

北京汽车限购迎来半年考 退出时机未到

大家车网 2011-07-03 09:52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王晖

6月26日,随着第6批购车指标的产生,北京实施的摇号购车政策即将迎来“半年考”。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测算治堵新政实施半年成效,为此北京市交通委特别在其官网上开辟专栏,邀请市民为治堵措施打分。

  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176名市民参与调查,其中认为“加强交通信息服务和交通管理”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最有效的人数最多,为48人约占27.27%。而选择“通过小客车指标调控并采用摇号方式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的人数最少,仅为12人,约占6.82%。

  这一结果基本反映出摇号购车政策在社会中的争议。据了解,该政策实施半年来,京城车市前5月销量同比下滑61%;而北京的交通状况并未因此有明显改善,6月23日的一场暴雨,令京城交通再陷瘫痪。

  事实上,就在北京举行第6期购车指标摇号的前一天,一则“发改委向国务院申请取消汽车摇号限购政策”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当天,该消息点击浏览突破百万人次,新闻跟帖和论坛贴文累计2万多条,支持和反对的网民数量大体相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该报道中援引中汽协相关人员的话语并不属实,协会支持北京治堵,仅对个别具体措施持保留态度。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随后也向媒体表示,发改委内部并没有类似申请。不过,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在6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应该取消对北京等地的汽车限购政策”。

  限购政策或仅为过渡

  事实上,早在6月24日“发改委申请取消汽车限购”的消息报道之前,就有人在微博上猜测“北京有可能逐步取消限牌政策”。在此之前,坊间传闻国务院已经要求各地没有限购政策的不得再出台限购措施。

  据报道,发改委申请取消汽车限购的理由是,该政策与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矛盾。

  该《规划》在“政策措施”内容中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清理取消现行限制汽车购置的不合理规定,包括牌照注册数量、车型限制、各种区域市场保护措施、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地汽车进城收费,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汽车购置的措施,并于2009年3月底前将清理情况报发改委。对确需继续保留的限购规定,自200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应暂停执行,不能暂停执行的,应于2009年3月10日之前报国务院批准”。

  按照规定,该《规划》的执行时间是从2009年到2011年,但自2010年底北京出台汽车限购政策后,深圳、广州等地相继传出将对汽车消费进行限制。汽车市场在限购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连续两个月销量下滑。

  中汽协助理秘书长杜芳慈得知“发改委申请取消汽车限购”的消息后,态度明确地向记者表示,限购政策不可能在短期内取消。

  “针对北京特殊的交通发展状况,这也是政府部门的无奈之举。取消限购政策的前提必须是出现更有效的治理交通拥堵的办法。”杜芳慈说。

  事实上,早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前,相关部门就曾研究要对北京实行车辆限购、限行政策。“不过,当时国家连续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在此背景下,北京研究限购政策明显与国家政策基调不统一,所以就搁置下来。”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今年3月,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曾表示,汽车限购政策是否长期实施还要视执行效果而定,政府会密切跟踪政策出台的实际效果。

  而在限购政策开始之前,坊间曾流传北京实施限购只是一个过渡性措施,想借两年的缓冲期缓解拥堵。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认为这一传闻有一定道理,他曾对记者说,当北京汽车拥有量达到700万-800万辆的顶点之后就会自然下降,使汽车与城市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汽车限购应该是一个临时性措施。

  退出时机未到

  就在网友为汽车限购是否应取消而争论不休时,另一场关于汽车行业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两场争论看似毫无关联,却在无形中引导着汽车消费政策的走向。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日有多名院士联名上书中央,称汽车行业严重产能过剩,需要整顿。中央领导遂批示至工信部,目前正在对此事进行调研。

  据了解,此次联名上书的院士中,并不全是来自汽车业。“多名院士对汽车行业的这一看法,必将对汽车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影响。”该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汽车产能过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2007年汽车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后,便时常被政府官员和汽车业内人士提及。特别是2010年,几大车企发布各自的“十二五规划”后,关于产能过剩的讨论一度是行业的焦点话题。

  今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的“警惕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新闻更是将这场讨论推向高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第一时间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中国汽车产业当前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以2010年为例,根据中汽协年初的统计,全行业的生产能力为1720万辆,但最后产销量均超过1820万辆,很多大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在董扬眼中,投资过热的不是大车企集团,而是部分地方政府。

  不过,产能过剩的论调仍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风向的改变发挥着作用。

  今年以来,汽车合资项目审批难、几大鼓励性消费政策相继退出、各地酝酿出台汽车限购政策匀与该论调有关。

  “多名院士认为汽车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至少说明在一些人眼中,汽车限购政策有存在的理由,再加上该政策的执行时间仅为半年,所以从时机上来看退出的‘环境’并不成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