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0-02-01 0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吉利否认资产包缩水 沃尔沃将单独运营(1)
“刚从欧洲回来,过几天身在何处,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视项目进展而定。”加盟吉利汽车40多天的原华泰汽车总裁童志远对记者坦言。
而过着这般“空中飞人”日子的除了现任吉利汽车“中国沃尔沃轿车项目”首席运营官的童志远,还包括沈晖、张芃、袁小林。当下,由这四位组成的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的高管团队,正在为尽快与福特达成收购沃尔沃轿车的股权协议做最后的“冲刺”。
这场中国汽车企业发动的有史以来的最大海外并购,就要看到它的果实了。
沃尔沃新春礼包
此前有外媒称,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福特希望保留一些与安全和环保发动机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也就意味着吉利将不能购买沃尔沃轿车最新的、由沃尔沃轿车与大瀑布公司共同开发的混合动力及电动车技术。
但吉利高管向记者否认了上述猜测:“吉利收购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不仅包括现有安全、环保等技术的所有权,还包括未来衍生车型的相关技术。”
据悉,被吉利收入囊中的不仅包括沃尔沃轿车的整车厂、零部件厂、研发中心和仓储中心的厂房、生产设备、试验及测试、工装模具、存货及其他相关资产等实体资产,还包括数目可观的无形资产。
包括沃尔沃自有知识产权的商标、专利及注册等2450项;福特无偿转让给沃尔沃的发动机、平台、模具等技术专利及有关权利1500项和200多个设计专利;福特无偿许可给沃尔沃的发动机技术45项,安全技术20项等;福特有限许可给沃尔沃的混合动力技术专利230项,及其他沃尔沃完成生产和未来发展计划所需要的技术。
此前有消息人士披露,吉利将在今年5月份之前以15亿~2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最终的交易。吉利计划在北京新建一座工厂来生产沃尔沃品牌的汽车,年产量达30万辆。但上述信息均未得到吉利收购团队高管的公开置评。
目前,收购谈判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为了顺利迎娶这个“高贵”的新娘,吉利力争不留遗憾。为了避免重蹈上汽收购双龙的覆辙,吉利加强了与沃尔沃工会方面的沟通。
继两个月之前李书福远赴瑞典与沃尔沃汽车公司工会讨论收购事宜之后,上周四,瑞典沃尔沃工会及管理层来华造访了吉利集团,考察了吉利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装备、制造工艺及工会工作等情况。
吉利“F4”首秀
1月26日,吉利汽车还特意组织了一次媒体见面会,这是吉利收购团队的首次集体公开亮相,“主要是想让大家了解收购沃尔沃,今后运营沃尔沃品牌的吉利高管,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吉利沃尔沃项目的新闻发言人袁小林表示。
用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话讲,这是“一个国际视野的、专业的沃尔沃国际管理团队”。根据分工,拥有豪华车合资企业北京奔驰管理经验、北汽自主品牌研发经验以及民营企业执政经验的童志远,负责沃尔沃今后的运营工作;曾担任过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中国区负责人、FPT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负责整个收购项目的谈判工作。
相比上述两位刚刚加盟吉利的“新人”,张芃早在2007年初便被李书福招至麾下,成为吉利汽车副总裁已经两年,曾在BP石油供职多年、与张芃同在BP石油共事过、拥有丰富跨国公司并购经验的袁小林,在收购项目进展过半时,正式加入,成为吉利沃尔沃项目的新闻发言人。
“收购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目前正在完成相关法律条款的确认。”沈晖直言。
已得到吉利高管确认的是,沃尔沃品牌今后将单独运营,沃尔沃欧洲的生产基地将继续保留,今后沃尔沃除了继续扎根瑞典本土市场,更重要的是开拓中国这个“第二故乡”,来解决瑞典单一市场规模较小的短板。
“相对于德国,瑞典市场太小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要让沃尔沃拥有更肥沃的土壤。”童志远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未来归入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沃尔沃品牌,并不会被冠以“吉利沃尔沃”的品牌名称,仍然保持“沃尔沃”的高端国际化品牌形象。
如今,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开始承担包括融资在内的收购主体工作。未来如何将沃尔沃品牌成功运作下去,才是真正考验吉利收购团队智慧的“试卷”。
责任编辑: 林夕
上一篇:融资提升做大能力 广汽拟香港整体上市 | 下一篇:工信部:纯电动车部分技术标准通过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