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9-06-04 00:00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作者:
悍马9月“下嫁”四川民企 业内五大猜想(2)
前景如何
反方:悍马是匹“死马”
社科院研究员周民良认为,现在国家政策已很明显的指出,支持小排量汽车的生产与销售。而悍马可谓背道而驰,这种大排量的车型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像这种烫手的山芋,很难预料将来的发展,也很难想象腾中会有什么好的计划来运作悍马,才能达到自己的利益需求。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表示,四川民企让人担忧,如果悍马不在环保节能方面进行改良,将很难适应未来的发展。
正方:悍马是匹“宝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悍马虽在欧美市场失宠,但是其在印度、中国、俄罗斯等市场的表现还是很抢眼的。如果腾中重工能够削减悍马过剩的产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用现有产品线主攻这三块市场,还是有快速扭转颓势的可能。乐观估计的话,还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
汽车领域专家吴迎秋则认为,目前是一个海外收购的好时机,售价低廉、投资热情促成了本次收购。关于收购后腾中重工是否能够经营好悍马品牌问题,吴迎秋认为,海外收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等,诸如经营困难、文化融合困难,但是目前来预测为时尚早,还需进一步观察。
买方说法
9月才知是否在华建厂
就悍马在全球销量衰退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因为全球油价高涨、悍马车型油耗大的特点决定的。如果新东家能够斥巨资为悍马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全新车型,悍马才有望扭转颓势。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表示:“我们计划对悍马品牌和产品研发能力投入资源,从而满足美国和全球市场对高燃油效率的新产品的需求。”
腾中重工外联络公关部的赵彤表示,此次的收购,腾中重工主要是看中悍马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以及在全美的市场。目前悍马在全球有其忠实的追随者,其特色和蕴含的品牌精神,还有对技术的追求,是腾中重工对其进行收购的重要原因。
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品牌还考虑到三点:第一,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需求,腾中重工认为悍马品牌有自己的市场份额存在,并不担心今后的销售问题;第二,可以开发新兴的市场,赵彤表示每种车型增长轨迹是不同的,悍马还有很多新兴市场等待开发;第三,重点还是放在经营管理上,改善宣传和售后服务也会对悍马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作为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公关公司——博然思维集团有限公司的赵晓路表示,双方合作后是否会在中国建厂并建立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要等9月份协议正式达成后才知道。
悍马传奇
海湾战争中最耀眼的地面武器明星
作为通用汽车著名品牌,悍马车一度风光无限,霸气十足,占据美国汽车文化一席之地。在海湾战争中,“悍马”越野车更是成了传奇的象征。
美国陆军每10人1辆悍马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狼狈退出越南战场的五角大楼官员们一面养精蓄锐,一面重新制定新的武器发展规划,以图与前苏联重新争锋。“悍马”越野车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1983年3月22日,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宣布,AMG汽车公司的“悍马”在进行3万多公里的多地形试验后,表现最佳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悍马”首批车辆生产订单为2234辆,合同价值为5980万美元,全部车辆在1985年交付装备。第二批订单为15000辆,在1987年之前交付装备。到目前为止,“悍马”系列越野车总计超过了20万辆,其中军用型为16万辆左右,美军现役装备有10万辆左右。除了美国海军和空军装备外,美国陆军大约每10个人就拥有一辆悍马。
武器明星“悍马”闪耀海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那场海湾战争,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沙漠风暴”行动中,以美国为主的联军以绝对制空权对伊拉克的精确打击。而在随后的“沙漠军刀”行动中,联军地面武装力量由南向北一路推进。
搭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和小口径机关炮的“悍马”越野车,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一马当先,把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著名的“麦地那”装甲师打得落花流水。整个“沙漠军刀”行动只持续了100小时,“悍马”越野车以其彪悍的外形、充沛的动力、强大的火力成为这场战争中最耀眼的地面武器明星。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尽管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对“悍马”显示出足够的满意度,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新的改进计划随即展开。针对海湾战争中单兵作战物资消耗日趋增长的态势,1992年初,AM通用汽车公司对“悍马”进行了第一轮大规模技术改进。
关键词:悍马H3 责任编辑: 杨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