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4月份乘用车销售分析 同比增长近50%

4月份乘用车销售分析 同比增长近50%

大家车网 2009-05-12 00:00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作者:

4月份乘用车销售分析 同比增长近50%(3)

  关于自主品牌的讨论

  自主品牌是我国发明的新名词,而且写在政策文件中,由于国家至今对自主品牌没有定义,多数合资企业把它翻译成外文时叫中国品牌。我们在网上搜索自主品牌的定义为: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再搜索自主知识产权的解释为:在我国所称自主知识产权是指中国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经过其主导的研究开发或设计创作活动而形成的、依法拥有的独立自主实现某种技术知识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从其他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那里购得的知识产权。其中所称的中国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是指外资不占主导地位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由于所有的进入中国的外国汽车寡头,把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汽车全部算为他们的产销量,世界上也承认这种统计,可见外方在合资企业内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从经济和法律角度来看,合资企业不论挂什么商标,其产品都不能算作纯中国品牌,但是算不算自主品牌这是政府的事。没有自主品牌定义的最大贡献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商对汽车技术的壁垒。

  合资企业或内资企业按授权合同,利用外资企业的品牌进行生产和销售,是合法的行为,在国内称为贴牌生产和销售。合资企业的产品使用企业自有的品牌进行生产和销售,应当鼓励,因为这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今后的经营风险。

  根据WTO的基本原则,所有在中国的企业都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利,因此国家鼓励自主品牌市场发展的力度是有限的,因为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无法任意操作。但是有两个特例:一是政府采购,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只采购本国品牌的产品,要买外国品牌的商品,要经过审批。二是技术研发的补贴,这是WTO允许的补贴,一般也是仅给内资企业补贴,特别是内资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弱势的情况下。

  另外就是国家在政策上,对内资企业的强势产品,在有合理合法的理由时(如节能减排),在税收上给以优惠(如1.6升以下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从而加速其发展。我国扶植自主品牌的行为,仅是在2008年9月下调1升以下乘用车消费税才开始!而且两个特例和税收优惠都还没有充分利用!
  准确认识经济形势,把握好乘用车市场走势

  乘用车的生产,多数合资企业的产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内资企业大多数设备开动率还不足80%,因此市场的竞争是充分的,国家救车市的政策是适度的。目前供不应求车型已经较少,也没有出现质量下降和涨价的问题,4月份乘用车市场由于竞争激烈,成交价格总体还略有下降。

  对4月份乘用车热销的评价各不相同:有“小阳春”、“回光返照”、“购车能量已经消耗殆尽”等。其理由是国民经济大势没有根本改变,乘用车市场不会独好。其实这是不懂乘用车市场和产品的性质,首先,乘用车是终端产品,直接用于消费,与经济大势相关性并不强。

  第二,中国有27万亿元的个人储蓄,购买乘用车今年消费的增量不到2千亿元,并不影响个人储蓄每年近2万亿元的增长。

  第三,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发现:中国有7900万家庭有能力买车,每年还增加1400万家庭。由于消费观念的快速变化,及国家政策税收的优惠和财政补贴,使汽车市场能持续高速增长。

  第四,中国乘用车的普及率很低,而中国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极迫切,这就是说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情况正常时必然是高速增长。

  第五,去年很多人对今后收入的心理预期下降而推迟购车,由于绝大多数中等及以上收入群体的收入没有下降而是增长,加之今年乘用车的使用费下降,很多人是购买去年没有买的车。因此对今后市场评价的结论是:国家政策形成的乘用车消费高峰还会继续,最少会到年底。

  由于去年二、三季度乘用车市场迅速下滑,今年二季度国民经济会明显复苏,在这种情况下,全年乘用车市场的增长率肯定会超过20%,这个大趋势已经明显,其中二季度的增长率会比一季度高出10个以上的百分点,去年三季度市场是负增长,因此今年三季度市场增长率会比一季度高,四季度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用户会赶两个政策的末班车,会出现乘用车销售的一波新行情。因此各企业要重新考虑今年的产销计划,既不能过于保守,也不能过于乐观。

  由于一季度市场增长较多,但是批发数增加很小,加上低价的小排量乘用车畅销,平均价格下降,一季度乘用车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略差是必然的,但是从二季度开始,大家的产能都已经调整过来了,通过批发给经销商补库存较多,将使乘用车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好转。因此乘用车对社会的贡献将显得更突出,绝不是某些人讲的:“厂家是赔本赚吆喝”。

  注:本文整理自2009年5月8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09年4月份汽车市场信息研讨会”发言资料

共 3 条3/3首页 上一页 1 23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