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五十余载荣耀加身 全新天籁再掀风云

五十余载荣耀加身 全新天籁再掀风云

大家车网 2013-01-10 14:12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赵雪

    近日,有网站曝光了东风日产全新天籁的无伪谍照,部分设计和配置信息也被披露。与此同时,全新天籁将于2013年2月26日正式发布,随后一个月内公布售价的消息,也在网络广泛流传。

五十余载荣耀加身 全新天籁再掀风云(0) 大家车网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如上时间节点的真伪,但从多种迹象来看,全新天籁年内换代上市的消息应是属实的。而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就响起的“天籁之音”,也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2013年的国内中高级汽车市场格局,将经历一场风起云涌的重新洗牌,东风日产天籁有望通过今年的重新披挂上阵,再次领军中高级车市场。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预测,不仅是因为天籁作为东风日产旗舰车型,曾因超越同级的产品力,有过长期把持中高级车市销量冠军地位的荣耀,也不仅是因为天籁作为日系中高级车的代表,和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一起构成“日系三强”,与德、美系对手的强硬抗衡,更因为历经十一代始终传承NISSAN高档汽车的高贵血统的天籁,在缔造卓越、尊贵、优雅的品牌传奇的同时,每一代的进化,都对汽车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在上世纪开启的“公爵”时代,1960年问世的第一代公爵,作为日产第一辆5座高级轿车,采用Mono-Space车体结构以及四速手排变速系统,是日本第一款采用电动座椅的轿车。从这个时候起,日产就为它的中高级轿车加注了高档、领先、创新的品牌标签,而且,这种产品性格一以贯之地在其后的各代车型都有着深刻的体现。

    比如,1972年推出的硬顶四门配置车型,开启了硬顶四门配置的先河,引领了汽车行业的潮流,开创了全新的汽车运行格局。后来,这款车成为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率先登陆中国的日产车型。

    再比如第四代车型,作为日本第一款智能操控轿车,改变了人与车的合作方式,成为当时豪华轿车的经典标志。而1979年上市的第五代,是日本第一款配备V6引擎的高级轿车,不仅是车,更是行动者的宫殿,它所开创的独特的汽车文化一直影响至今。

    到了2004年起发轫的“TEANA天籁”时代,以“Modern Living”概念装配的车内空间,成为时尚的集大成者,外观则更加突出豪华大气和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而唯一连续13年荣膺美国汽车专业权威《Ward's Auto World》颁发的世界十佳殊荣的VQ引擎的搭载,更以充沛的动力和优异的操控性,让TEANA天籁品质有效提升。

    及至2008年,新一代天籁以“悦己•越人”的品牌主张、“Riding Comfort”的驾乘理念优扬登场,成为移动舒适的全新典范。自此开始,国内中高级车市场也进入了“天籁时代”。

五十余载荣耀加身 全新天籁再掀风云(1) 大家车网

    在当时,高擎“舒适”大旗的天籁,VQ+CVT铂金动力组合、BOSE音响、“CARWINGS智行+”智能全方位行车服务系统等舒适装备,让消费者充分体验到同级车中出类拔萃的价值感。此外,连续摘得2010、2011年J.D.Power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高端高档中型车市场桂冠,确保了天籁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同级车中最可靠的品质保障。上市伊始,就引发了销售热潮,并长时间保持着中高级车销量冠军的地位。

    曾有媒体报道说,2011年进入鼎盛时期的天籁,不仅全年累计销售超过15万辆,而且还首次创造了中高级车厂商零库存的记录,在2011的最后一天,天籁创造了全国10个城市库存个位数,9个城市库存为零的销售传奇。

    纵观这一延续了50余载的发展进化历程,无论是上世纪的“公爵时代”,还是当今的“天籁时代”,我们都不难发现,天籁这个传奇品牌始终不辍地秉承着“驾乘合一不断超越”、“领先技术,创新设计”和“时代前瞻 豪华装备”的优质基因,打造出了超越同级的“极致舒适移动空间”,引领着汽车文化和汽车生活的潮流。

    也正因此,广受业界和消费市场好评的天籁,凭藉NISSAN旗舰名车持续创新领先的卓然科技与至尊舒适,赢得一身荣耀,获得万千肯定,多年以来始终是各大汽车评选颁奖台耀眼的明星之一,尊崇气度不彰自显。

    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传承和优良的品牌基因,天籁广受关注并不意外,而今换代在即,其热度更加升温。媒体评论认为,“全新天籁外观更加动感,内饰设计更加豪华,配置更丰富,科技感更强,同时更加经济的油耗表现将为其争夺更广的私家车领域,而所有这些变化,都令全新天籁很值得期待。”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全新天籁未及上市已经先声夺人,成为热点话题,这本身就说明了人们对它的认同与期待,相信新推出的天籁在产品技术、配置上将更具实力,上市后势必与其它竞品车型形成直面的竞争,这对整个中高级车市现有格局的改变,将起到很强的刺激作用,而无论在这场竞争中谁最后胜出,受益的都将是广大的消费者。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