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多代同堂”模式成主流 车企被指不自信

“多代同堂”模式成主流 车企被指不自信

大家车网 2012-12-21 11:05 来源:网摘 作者:

  今年数款中级车型纷至踏来,使本已竞争激烈异常的中级车市场再添波澜。新速腾、新朗逸、新福克斯、新轩逸等等,款款都是重量级选手,个个都是车企的战略车型。但新款车上市,老款车却不退市,这一国内市场特有的现象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同一品牌车型换代产品同时销售已成为车企屡试不爽的招式。只是,“多代同堂”的销售模式被指在“无研发、无投入”的前提下坐享其成,对自主品牌造成冲击,同时,也是车企对新款车型不自信的表现,随着国内车市日益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均衡,此销售模式将逐渐被淘汰。

  “单打独斗”已成过去 “多代同堂”渐成主流

  在国外市场以及曾经的国内市场,只有“垂直换代”这个词汇,一个汽车品牌在中级车市场通常只有一款车型,车型陈旧了则有新车型替代,老车型退市。各车企之间的竞争都是“单打独斗”。

  但随着中国车市的发展,中级车已成为消费者首次购车的首选。面对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放弃了垂直换代的策略,而是采用“两代同堂”或者“多代同堂”,同一品牌车型换代产品同时销售已成为车企屡试不爽的招式。

  首个吃螃蟹的要算是大众,捷达,宝来,速腾这“爷孙”组合至今销量个个喜人。这使得其他车企纷纷效仿,以差异化定位来抢夺市场。这一国内市场特有现象如今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单是今年就有多个例子可举,除了刚才提到的新速腾,新福克斯和福克斯经典,新朗逸和朗逸经典,朗动与伊兰特、悦动,新轩逸与轩逸经典,都是同堂销售。

  “多代同堂”中不同车型构建起全面的产品覆盖和强大销售力,成为车企实行“多代同堂”的动力。不同外观、不同动力、不同配置、不同空间、不同价格,这是中级车市“多代同堂”产品组合的共同特点。捷达宝来,速腾这三款车应该不会有人混为一谈,因为即使是对车不太了解的人也能看到这三款车之间巨大的差异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多代同堂”的车型组合,可以更加完善产品的布局,各个车型主攻不同的区域市场,可以帮助汽车品牌在全国市场上各有侧重,全面开花。新车型主打一线城市,对于二、三线城市,可以主打第二代车型,对于四线城市更注重性价比的车主来说,三代的老款车型,更具有性价比。

  “多代同堂”被指车企不自信 此模式仍将长时间存在

  事实证明,“多代同堂”的销售策略的确给车企带来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但有媒体指出,“多代同堂”以低价抢三、四线市场份额的模式,明显有违“新车推出后老款车型随即降价清仓退市”的国际惯例。不仅对自主市场的秩序产生冲击,也扰乱了正常竞争秩序。

  这一销售模式等于在“无研发、无投入”的前提下坐享其成,变相扩大车型产品线,除了冲击自主品牌外,也挫伤垂直换代车企开发产品的积极性。几家坚持“多代同堂”并大量复活老款车的车企,因为车型丰富、价格战线长,纷纷在市场获得很好的回报,而一些坚持垂直换代的车企,却因产品线少价格无优势而丧失市场份额。此外,“多代同堂”的老款车不退市,也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方向,由于老款车型技术落后,排放达不到更高的环保标准。

  也有媒体认为,“多代同堂”这种营销策略多少显得车企对于新款车型的不自信。车企需要对车型不断更新以满足消费者对“新”的追求,又担心新车型不合中国消费者胃口,为了保险起见,只能采取新旧同台的策略保住市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均衡,“多代同堂”的销售模式也将逐渐被淘汰。

  但“多代同堂”对于消费者来说并非是坏事。有专家认为,“多代同堂”的存在是由于国内车市的特殊性所决定,中国地域面积大,每个地区的消费水平都不一样。而车企开发出一款全新的产品,时间长投入大,“多代同堂”的销售模式可以很好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也直接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对于“多代同堂”未来是否会逐渐较少的问题,专家则表示,未来的市场趋势现在还很难判断,不过中国特殊的汽车市场已经决定,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多代同堂”的现象还将会长时间存在。

关键词:多代同堂   责任编辑: 随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