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

大家车网 2012-12-13 11:49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王睿

    人民网广州11月29日电,在11月23日开幕的第十届广州车展上,众多日系合资车企都打出了“国产牌”,强调“产品国产化率已经超过60%,是地道国货”(以巨大的就业和税收为例),力图降低中日关系紧张造成的销量下滑情况。

    丰田、日产、本田企业等也一直把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作为压缩成本的重要途径,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厂家的国产化率更加是超过了70%。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大日系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程度如何。

    东风日产:国产化率达90%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0) 大家车网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位于花都的东风日产发动机工厂便已落成投入使用,1.6L/2.0L发动机相继实现国产。2011年,年产60万台发动机的郑州工厂也开始了奠基工程,为逍客和奇骏提供HR和QR系列发动机。此外,动力总成的另外一个核心部件CVT变速箱也从09年开始实现了在广州的国产。

    以东风日产的新轩逸为例,我们可以看到 新轩逸1.8L搭载全新1.8LMRA8DE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而更加成熟的,已经投产多年的1.6L HR16DE更是不在话下。变速箱方面,新轩逸的变速箱升级成日产新一代的Xtronic无级变速箱,变速比范围达到7.3:1,相比原有CVT降低了30%的内部摩擦,重量降低13%。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1) 大家车网

    根据东风日产08年发布的08-12的中期事业规划,产品国产化率从2007年的70%提升到2012年的90%。从厂家方面的公布我们还可以看到,天籁、阳光、骐达、奇骏等车型的国产化率也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2) 大家车网

    除了核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一台汽车还需要其他大量零部件,而由于零部件配套体系潜在的巨大利润,几乎每个合资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相对封闭的零部件体系,而这个配套体系往往也由外方所掌控。这种情况,在日系、韩系车企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就拿汽车制造最基本的原材料汽车用钢来说,国内50%的汽车用钢都由宝钢供应。但韩系车企的北京现代就必须由海斯克公司从境外供应商处采购,再转售给北京现代。这就是典型的封闭式供应商体系。但自从日产雷诺联盟建立之后,当时的日产汽车CEO卡洛斯•戈恩就打破了日产汽车的日系零部件配套体系。在此之后成立的东风日产,也由此摆脱了这种束缚。

    这种体系的改变,使得只要产品符合了东风日产的品质要求,就有进入其供应商体系的可能。也正因为这样,东风日产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为东风日产的快速崛起打下了基础。

    广汽丰田:国产化率为70%

    我们再来看看日系车企的另外一个重要代表——广汽丰田在国产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就在2012年,广汽丰田副总李晖在广州车展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目前广汽丰田旗下的产品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70%左右。”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3) 大家车网

    以广汽丰田新一代中级车旗舰的新凯美瑞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凯美瑞搭载了丰田最新的AR发动机,该发动机为直列四缸布局,包括2.5L、2.7L以及用于混合动力车的2.5L三款型号。而AR发动机目前已经在广汽丰田发动机公司GTE的南沙工厂生产。

谁更像“国货”?日系车企国产化率调查(4) 大家车网

    变速箱生产方面,丰田中国也在2012年8月宣布将在江苏常熟正式成立新的零部件公司,投产CVT无级变速箱。这家工厂年产能将达到24万台,未来将主要为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提供CVT变速箱匹配。这也就表示了目前广汽丰田的混合动力凯美瑞将成为受益者。

    和兄弟企业广汽丰田一样,一汽丰田在丰田整体国产化战略下同样实现了高国产化率,特别是卡罗拉、花冠、RAV4、皇冠等车型。相对地,由于技术和销量的原因,普锐斯、普拉多、兰德酷路泽等小众车型则采用了原厂进口或者高进口率零部件国内组装的方式走向市场。

    一直以来,丰田以其高度紧密的集团成员供应商体系闻名,但是从09年开始,随着大批产品需要召回以及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酵,这种局面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在“丰田体系”之外的采购商开始得到了丰田方面的主动接触,随着成本压力的增加,我们看到了丰田零部件供应体系对外开放的尝试,这也直接使国内的零部件提供商获得了更多的订单机会,进一步提高广汽丰田产品的国产化率。

    东风本田 广汽本田:国产化率超过60%

    和日产、丰田两家公司一样,本田体系的合资公司在成立当初便已经确定了提高国产化率的战略。思域、CRV、雅阁、奥德赛等车型从初次国内投产开始,各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便已经超过了60%以上。从整体来看本田在华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程度,甚至高于其他两大日系巨头。

    本田拥有如此高国产化率的另一个原因是,本田汽车不像别的汽车企业那么运作,他们是先上马配件企业,然后才组建合资整车企业。和09年前的丰田一样,本田与供应商的关系同样非常紧密,为了保证供应商的利润,近年来本田的成本压力一直压不下来,也间接导致了与另外两个日系巨头之间的竞争差距越拉越大。

    编辑点评:“国货”含金量将越来越高

    由于成本控制这一主要原因,其实三大日系巨头在华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已经提得相当高。丰田、日产、本田也都实现了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个别车型的国产化率甚至已经超过了98%。影响国产化率提高的瓶颈其实主要在于汽车制造商采购体系的配合以及一些高技术的输出限制。

    所以,如果单从国产化程度来说,日系三大巨头推出大部分车型都可以称为“国产车”,但“国产车”是否等同于大众心目中的“国货”?许多消费者还存在一定疑虑,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从外方转入国内,日系合资品牌的“国货”含金量将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