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东风长安推合资自主新模式 自主阳谋破局

东风长安推合资自主新模式 自主阳谋破局

大家车网 2012-11-22 09:22 来源:网摘 作者:

如果要用三个热词概括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的话,“合资自主”很可能算是一个。

“如果将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排除在外,就等于把中国汽车制造的主要力量排除在外,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发展的主体将不复存在。”今年9月1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首次公开表态“力挺”,使得原本沉寂一时的“合资自主”话题再次成为业界的讨论焦点。

因此,工信部对于“合资自主”要一视同仁的表态引发了业界对于“合资自主”模式的探讨和“反思”。而就在争议尚未平息时,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先后抛出“合资自主”新模式——导入中方母公司品牌,发展合资公司的自主产品体系。这被解读为,是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对合资企业的更大期望。

第二条道路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在今年10月举行的风神A60 1.6L车型上市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神龙的合资自主将不同于目前合资公司推出全新品牌的模式,而是悬挂东风母公司的“双飞燕”标志,纳入东风自主乘用车风神品牌,并使用东风自主的渠道。

就在东风抛出“合资自主”新模式思路之后,一周内长安汽车亦紧随其后宣布,将向长安马自达合资自主品牌反向输出技术。

“这是一个中外双方艰苦协商的结果,也是合资自主的一种有益探索。”长安内部人士称,长安所提出的合资自主新模式将采取“逆向输血”的方式,从过去由合资企业单方面引进产品转向合资开发,并开始采用中方母公司的品牌,不过,对于是否使用“飞翼”标识、通过哪种渠道进行销售等问题,目前均还在研究当中,尚未明确。

该内部人士表示,当前一般合资自主的产品研发都是应用性开发,并没有把平台或核心技术开发拿到合资企业来做,基本仍由外方技术主导,很难提升合资公司的研发能力,而长安推行的合资自主模式将是一种新的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风和长安先后推出“合资自主”新模式的背后,一个更大的背景是,今年以来,由于车市陷入微增长状态,自主品牌乘用车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市场占有率下滑,特别是7月,其市场份额已经创下了2008年9月之后的新低。各大自主车企均在不同场合呼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而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在现有的“合资自主”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东风日产启辰、广本理念、东风本田思铭之外,大众、起亚等品牌也纷纷宣布即将或计划推出自主品牌的消息。

而关于东风“自主”新思路背后,也正是“大自主”战略的推动——去年12月,东风汽车发布了名为“乾D300”的中期计划,抛出了五年内自主品牌实现300万辆的产销目标。

在东风汽车的“大自主”战略框架中,包括三大板块,其中,以东风风神东风小康为主战场、郑州日产和东风柳汽为辅助战场的第一板块,目标是在2015年达到120万辆;第二板块则是与台湾裕隆合作的纳智捷品牌,计划2015年实现20万辆的销量;第三板块则是合资自主品牌。这部分包括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神龙公司等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按照东风的计划,2015年这一板块能够达到40万辆的规模。可见,未来5年“大自主”将成为其发展的“头等大事”。

可以预想的是,未来随着宝骏、启辰、理念等前期合资自主品牌产品线的扩充,以及上海大众天越、一汽-大众开利、东风悦达起亚典悦等第二代合资自主品牌的问世,传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而东风和长安的“合资自主”新模式或将为自主品牌开辟“第二条道路”。

核心技术仍是关键

事实上,由于早期的“合资自主模式”普遍是在合资公司内重新建立一个品牌,产品以合资公司外方的老旧车型为基础打造。而这种模式自诞生以来便使得“合资自主”处在尴尬境地,不仅被业界人士批评认为是“新瓶装旧酒”——没有创新,而且压榨了本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而这一次,无论是东风选用借合资公司的技术和平台,发展风神自主品牌,还是长安选用向合资公司提供技术,通过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推广自主品牌的模式,均被视为是对过往“合资自主”的一种突破。

“自主品牌缺失的不是技术,而是品质,自主品牌对配套、生产、工艺、监控等标准可能已经不错了,但与合资公司相比还有差距。如果让合资公司生产自主品牌,可以提升自主品牌的生产和配套体系。”对于长安和东风“合资自主”新模式的做法,资深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这将有助于自主品牌更好地吸收合资公司的管理和生产体系经验。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对这两种自主新模式的未来表示担忧。

“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发展自主品牌都好,归根到底都要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体系,并通过良性的循环,不断累积,形成持续的竞争力才有可能变成真正的汽车强国。”业界评论员孙晓红认为,合资企业由外方引进产品转向中外双方共同开发,共同拥有技术和品牌,已经是一个进步。在东风乘用车三大自主品牌体系中,东风通过和外方及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新车型,导入“双飞燕”品牌的计划的确有别于过往的模式,但在未来要真正实现市场成功,则仍需关注整个自主产业链的构建。

“实际上,东风模式跟过往一汽奔腾的路子很像,采用马自达6的技术平台,挂奔腾品牌的标志卖。在早期,这种做法迅速提升了奔腾的销量、市场占有率以及品牌美誉度,但后来马自达6大幅降价,奔腾的销量就大幅下挫。”孙晓红认为,由于缺乏后续技术的支撑,奔腾品牌的后劲表现乏力,这种合资自主模式依然缺少核心竞争力,未来,无论是东风模式也好,长安模式也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少不了要下苦功。

为助力自主品牌发展,东风汽车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先并购瑞典T Engineering AB公司,设立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后宣布和格特拉克国际公司合资,联合开发低扭矩DCT变速箱。通过对研发机构的收购和关键零部件合资来深化产业链,为大自主品牌战略注入后续动力。


关键词:东风长安   责任编辑: 随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