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11-09 22:49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
“9%,在全球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增长率已足让人欣慰了。”对于起亚进口车在今年1-9月份的销售增长率,起亚汽车(中国)总经理尹泽镐表示基本满意。尽管在今年第一季度时,其同比增幅高达30%。
对于已经度过1年任期的尹泽镐来说,更艰巨的任务是,今年进入中国进口车市场前五名的目标仍未改变,目前,起亚在中国进口车市场的排名在10名左右。为此,在新产品导入和品牌竞争力两条战略路线上,起亚开始同时发力。
为了能够在进口车市场继续保持竞争力,起亚中国加快了新车的导入,在2010年引入B级轿车凯尊之后,10月25日,全新索兰托也在巴黎车展亮相后正式登陆中国。在上市当晚,尹泽镐就表示,起亚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版图中的位置,与其在全球的地位并不完全相符,在这方面要向日本进口车品牌斯巴鲁和英菲尼迪看齐。
正是凭借旗下SUV产品森林人的迅猛表现,斯巴鲁在2009年一举成为中国进口车市场销售增速最快的品牌,总销量甚至超过了当年丰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2011年上半年,斯巴鲁森林人更是成为SUV进口车榜单上的销售冠军。
从SUV产品切入中国进口车市场,这可能是尹泽镐脑海中看齐斯巴鲁和英菲尼迪的第一步。
这也使得刚上市的全新SUV索兰托重任在肩,因为其上一代产品在生命周期末尾仍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年内销量增长超过90%,起亚显然希望这样的业绩在新款索兰托上得以延续。
起亚方面表示,售价为23.48万至29.5万元的全新索兰托是换代产品,外形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造,前脸沿用起亚家族虎啸式脸谱的设计,更加富有激情。与已经停产的老款产品相比,新款索兰托增加了7座版车型,使消费者在购车时拥有更多选择。同时还新增加了一款2.4升智能直喷发动机,不但改善了整车的燃油性能,也使得车辆动力表现更好。此外,索兰托在导航仪的IT系统上使用了最新的UVO eService技术。通过这项新技术,车主不仅能享受紧急救援、车辆诊断等服务,还可通过智能手机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显然,起亚在迎合中国消费者对于SUV更多个性化选择的需求。
从中汽协发布的数据看,今年1-8月份SUV销量达到了126.6万辆,同比增长31%,在整体低迷的中国车市中一枝独秀。对于需要和同门韩系品牌——现代竞争,同时又受合资品牌影响的起亚而言,增加在SUV领域的投入,似乎是实现踏入进口车前五名目标的必须选择。
记者了解到,在SUV即将成为市场主流的今天,韩系车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优势,同价位下拥有更高的配置和更丰富的选购套件。新索兰托的引入将直接冲击本田CR-V、现代新胜达以及丰田汉兰达所占据的市场。这款车或许没有太多突出的亮点,但从上市价格和配置上看,起亚索兰托仍然采取的是高性价比的制胜法宝。
在索兰托之后,目前起亚最顶级的车型K9已在韩国国内上市,反响颇高,有可能明年会在中国国内亮相。在欧洲市场,optima车型(国内称为“K5”)的混合动力车型明年有可能上市。另外,中国还将引进新佳乐的全新改款车型。
不过,仅靠新产品的性价比,起亚品牌在中国仍无法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这在同属韩系中高档车的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和东风悦达起亚K5的身上已经得到验证,而此前,现代汽车投放在中国市场价格高达百万元的雅尊加长版也仅仅是作为现代顶级车型在中国的一个符号,并无实际的销售意义。
为此,起亚不得不开始在营销手段上采取新的模式和手段,并在服务上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起亚是有激情和活力的品牌。”尹泽镐称,起亚在全球范围赞助了多项体育赛事,这进一步奠定了起亚品牌的年轻化和运动方向。据悉,起亚在近些年来赞助了诸如澳洲网球公开赛、世界杯、欧洲杯、射箭世界杯、XGames世界极限运动亚洲站比赛等等,希望借助这些体育营销活动来不断积累和提升其品牌知名度。
尹泽镐透露,在2012年的欧洲杯期间,起亚中国开始线上与线下、微博和数字营销并行,将章鱼保罗作为欧洲杯的形象进行推广,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起亚品牌的认知。这种营销举措也促成起亚汽车在2012年首次入围“全球100强品牌”。
来自起亚方面的数据显示,2009年起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为1.5万辆,而2011年这个数字已经实现翻番至3万辆。虽然2012年销售市场面临多方压力,但尹泽镐认为3.8万辆的业绩依然可以达到。
除了营销手段多样化外,为了配合2011年起亚全球提出的“Fami-ly-like Care”服务理念,以及“品牌元年”的战略部署,力求将售后服务体系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今年进口起亚在中国还启动了一个“family like kia”的服务项目,倡导对客户如家人般的服务理念,希望通过像家人般的服务来构建与消费者的关系,巩固消费者对起亚产品和售后服务满意度的初衷。
从“性价比”之战转向提升品牌和服务,起亚已经走上一条与之前初入中国市场时完全不同的道路。
(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 吴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