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广汽与奇瑞展开战略合作 或于11月3日联姻

广汽与奇瑞展开战略合作 或于11月3日联姻

大家车网 2012-10-26 09:48 来源:汽车观察 作者:

广汽与奇瑞展开战略合作 或于11月3日联姻(1)

是续写前缘?还是共享平台技术研发?一切尚未定论。《汽车观察》杂志获取最新消息称,双方正式签约的时间定于11月3日。

“广汽将和奇瑞展开战略合作,正式签约的时间定于11月3日。”《汽车观察》杂志近日从内部人士获得此消息。

“我实在想不出,这两者的牵手后续会有怎样的合作?它们到底是要干什么?”瑞银证券汽车分析师邹天龙非常惊讶地对《汽车观察》杂志记者说。

这似乎是一个听来天方夜谭的消息,就如当初吉利要并购沃尔沃一样,业内很多人都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事儿,但最终成真。

根据消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是,在10月20日前后,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专程到安徽芜湖,会见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商谈此事。

《汽车观察》杂志记者在了解到此事后,立即联系广汽办公室邢宇哲,其称“并不清楚”,但并未正面否认。随后,记者在向奇瑞公关部相关人士询问此事,对方表示“我们正在找公司核实,如果后期真有什么合作肯定会跟媒体通报。”

虽然双方“战略合作”更为详细的内情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看出,广汽似乎在这次联姻中显得更为主动。

重复昨天的故事?

广汽与奇瑞的合作看起来像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事实上,就在5年前,与菲亚特的合资项目上,三者还有过一段故事。

早在2007年12月26日,成立8年的南京菲亚特合资公司宣告解体。菲亚特以一元钱的象征性价格撤出南京菲亚特,结束了这段持续8年的悲哀“婚姻”。南京菲亚特随后变身上海大众的南京基地,菲亚特退出国产车市场。

随后,菲亚特开始加紧与奇瑞进行合资谈判,同时酝酿引进进口车来华,维持在华的品牌形象。2007年8月,奇瑞与意大利菲亚特共同宣布,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按50:50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乘用车。根据备忘录,该合资公司将设于安徽芜湖,计划于2009年投产,将生产和销售菲亚特旗下阿尔法罗密欧和菲亚特品牌汽车,此外还将生产和销售奇瑞品牌汽车,预计年产量为17.5万辆。

就在谈判持续一年多时间,在合作项目接近胜利的最后时刻,“奇瑞与菲亚特合作签约仪式”因故取消。

据当时媒体报道,就在签约前的前一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去了一趟意大利,与菲亚特的高层面对面又详谈了一遍代工项目。但谈到车身覆盖件模具后,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分歧。奇瑞只愿意出土地、出厂房、出人才,但不再愿意与菲亚特一起投入资金做模具,菲亚特却希望按照惯例一起投资。在这个看似并不关键的环节上,双方分歧巨大。奇瑞提出来的理由是菲亚特前期只承诺把阿尔法罗密欧159和菲亚特D200给奇瑞代工,而没有承诺更多的车型,投资回报不合理。该理由背后的目的是拒绝投入真金白银。

其实在菲亚特与奇瑞热恋的同时,也与广汽暧昧,2008年年中,双方洽谈合作,并在去年8月与广汽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同时留下“不排除进一步合作”的悬念。

就在奇瑞与菲亚特的签约搁置后,2009年7月,广汽与菲亚特签署合资合作基础性协议,至此双方正式牵手,这也终结了奇瑞与菲亚特成立合资公司的梦想,为奇瑞与菲亚特缠绵悱恻的恋情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

这一背景的大铺垫,正表明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这次广汽和奇瑞联手战略合作成功,“菲亚特应该在其中起到不小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汽车观察》杂志推测说,在“奇菲”热恋的两年中,双方都应该有较深的了解。

为“大广汽”战略?

在这次联姻过程中,广汽还占据了主动地位。即便是有此前的交集,为何广汽会在这时候选择奇瑞作为其战略伙伴?

对于广汽集团来说,今年的整体利润下滑明显。“2011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是广汽集团的最主要利润来源,其利润贡献率高达94,受到钓鱼岛事件影响,短期很难见好。”邹天龙说,在瑞银的报告中,给予广汽集团“卖出”的评级,这也是瑞银今年以来第一支给予卖出评级的股票。

瑞银报告指出,受中日关系紧张影响,9月份日系品牌汽车在华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9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分别同比下降54%、44%、44%、40%和19%。他们预计受政治事件持续发酵影响,四季度日系品牌汽车销量仍会受到较大冲击。考虑到日系品牌在本次事件中受到的影响,瑞银将广汽本田2012年~2014年销量预测分别下调17%、12%、11%。

尽管广汽菲亚特的首款车型菲翔10月份正式上市,有着较为流行的外观设计和令人满意的轴距长度,但由于广汽菲亚特目前依然较低的经销商覆盖网络和国内小型车领域激烈的竞争环境,“预计其上市初期销量依然会较为有限。”邹天龙认为,此外,由于投产初期较高的折旧额和高昂的广告宣传费用,预计广汽菲亚特在2014年之前都较难贡献利润。

2008年,日系品牌在中国乘用车的占有率达到顶峰,占据30%的份额,但此后一路下跌,到2012年10月,份额下滑至22%。

实际上在2005年,国内也爆发过一次反日的情绪,但当时并未对日系车产生较大影响。“这几年,德系、美系特别是韩系车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多款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性价比也不比日系差。”银河证券分析师邓学对《汽车观察》记者说,和大众、福特相比,10年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不强,中国市场的份额只占比全球的15%,车型的更新换代更是不及其他,广汽在合资角色中话语权较弱,所以显得后劲不足。

尽管现状如此,但广汽的雄心壮志一直未减。广汽的“十二五“规划中,欲在此期间跻身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并列的中国汽车业第一阵营。广汽为此所做的努力也都能看到,自上市以后,广汽打造大广汽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重组广汽长丰A股上市;投产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挂牌……

对于奇瑞来说,几年间,有关奇瑞和江淮合并的消息不绝于耳,但这一步伐进行得并不顺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汽车观察》表示:“奇瑞和江淮两家企业的性质很不一样,江淮是上市公司,奇瑞是地方国企,两家的企业文化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打自己的算盘?”

此外,广汽现有的合作伙伴丰田、本田、三菱均为日系品牌,合作对象比较单一,这次钓鱼岛事件让其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广汽也想“广开门路”实现多条腿走路。

在“四大四小”中,一汽、东风、上汽、长安被归入“四大”的阵营,而北汽、广汽、奇瑞、重汽被纳入“四小”的行列。“谁都想跨入第一阵营,与其单打独斗,不如联手。”该位专家说。

共 2 条1/2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