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比亚迪核心业务前景遭质疑

比亚迪核心业务前景遭质疑

大家车网 2012-09-27 15:20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作者:

中国汽车生产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的未来再次遭到质疑,投资者越来越怀疑其核心业务的前景。比亚迪是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中国最知名的投资。

过去两个交易日,比亚迪香港上市股票累计跌了13%;此前,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下调了该股的目标价,原因是该公司手机零部件、充电电池和新能源业务疲弱不振。分析师乐天虎(Scott Laprise)和George Yang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比亚迪的状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

里昂证券对比亚迪给出的目标价为0.41港元(合0.13美元),相比之下,2008年,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子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收购比亚迪近10%的股权时的价格为每股8港元(合1.03美元)。周三,比亚迪股价收于每股13.26港元。

比亚迪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中国竞争日益激烈的传统动力汽车市场中(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该公司表现低迷。此外,比亚迪也未能利用中国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发展的计划。随着政府的实施进度落后于计划,电动汽车计划比预计要花更长时间才能实现。

该公司今年上半年仅实现利润人民币1,627万元(合258万美元),同比下滑94%。

该公司发言人奥斯汀(Micheal Austin)说,比亚迪一直在盈利,并将继续盈利,尽管目前的盈利水平不同于我们一直以来习惯的水平,但我们正处在顺利恢复以往水平的过程中。

他说,比亚迪将再度强调汽车质量,并将专注于正在与德国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合作设计的新型电动汽车。奥斯汀说,我们过去走得太快了,现在是慢下来、重新回到作为我们基础的那些原则上的时候了。

汽车咨询公司Synergistics Ltd.创始人兼总裁罗威(Bill Russo)说,他认为比亚迪需要调整业务结构。他说,比亚迪继续作为传统动力汽车生产商运营下去似乎缺乏强有力的理由。罗威曾在克莱斯勒(Chrysler)担任高管。

截至今年六月,比亚迪的债务总额为人民币180.4亿元,略低于2011年底时的人民币184.2亿元。截至六月底,该公司手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为人民币48.3亿元。在该公司的全部债务中,约有一半是一年内需偿还的。

业内管理人士说,比亚迪几乎不存在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因为中国官员和银行经常会出面支持主要的企业,而且比亚迪享有中国主要国有银行的支持。不过这家公司的财务成本去年增长了近两倍,而比亚迪股价的暴跌也减少了该公司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的余地。如果该公司进行业务重组可能还需要募集资金。

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9%,至不到199,700辆。包括电动出租车在内,该公司上半年售出的电动汽车只有几百辆。

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受到高库存、产能过剩以及价格竞争激烈的困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油价上涨也是造成汽车生产商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的因素。不过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收入今年仍有温和增长,这显示该公司增加了价格较高车型的销量。

在经历了一波经销商退出风潮后,比亚迪目前也在重建其分销网络。据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说,去年有308家汽车代理商退出了比亚迪的经销商网络,约占比亚迪经销商总数的20%。

分析师们说,比亚迪的主要弱点之一是它缺乏外国合作伙伴。那些与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和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 AG)这类大型跨国汽车生产商结盟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其销售业绩要好于中国许多未与外国汽车厂商结盟的汽车生产商。罗威说,那些资质较好的外国汽车厂商已经都与中国的某个厂商结盟了,现在再想找到这类外国厂商去结盟有点困难。

比亚迪提醒外界注意它与戴姆勒公司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比亚迪的发言人奥斯汀说,与戴姆勒成立的合资企业完全改变了比亚迪考虑设计流程的方式。比亚迪向这家合资公司提供电池和其他电动车技术。

戴姆勒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说,这家合资企业是为在中国开发出一款电动乘用车这一单一目的成立的。他说,这家合资企业目前只把关注点放在中国市场。

电动汽车业务无法迅速改善比亚迪目前的处境。据咨询企业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说,中国2011年只卖出了6,000辆电动汽车,远低于政府所定50万辆的目标。中国未能按计划的速度建立一个电动汽车支持网络。麦肯锡说,按照规划中国到2015年时需安装40多万根电动汽车充电桩,但截至去年,中国只安装了16,000根充电桩,不到规划量的5%。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