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9-17 17:37 来源:汽车杂志 作者:
12月10日,东风汽车推出所谓的大自主战略,看似新颖、宏大、很有创意,但是该战略执行起来却颇有难度,特别是大自主战略中的三个平台表面上是整合在一个大框架内,实则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磨合。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东风大自主战略的三条战线目前是被东风汽车一厢情愿地扭在了一起。
东风大自主战略的基本核心内容是:东风汽车将在2016年之前投入300亿元,实现500万辆的年度产销目标,其中大自主的年度产销目标又细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线是东风品牌的自主乘用车事业,形成“2 2”的事业布局。第一个“2”代表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小康(报价 图片 参数)汽车公司;第二个“2”代表郑州日产汽车公司、东风柳汽。这条线是东风汽车纯粹的自主品牌,也是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的嫡系。第二条线,是以东风裕隆为主体,发展大中华品牌乘用车。第三条战线,是各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东风旗下的东风日产、神龙公司、东风本田汽车等都安排了自主品牌的发展规划。
在整个500万辆的规划中,大自主将实现280万辆、挑战300万辆的市场目标。其中,东风双飞燕商用车100万辆,东风品牌乘用车100万辆,其他自主品牌100万辆。
从东风汽车制定的大自主战略来讲,存在着许多不可控的市场因素。
首先,大自主战略涉及到各个公司之间的协调问题。
大自主战略涉及到的公司并非一家企业,而是分别涉及到了东风汽车、台湾裕隆、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等多家海内外的本土汽车企业和跨国公司。在这样一个股权复杂的公司框架中,由东风汽车单方公布涉及所有公司的大自主战略,恐怕就有些牵强,或者说是一厢情愿。
如果说东风品牌的自主战略定位于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东风汽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决定东风日产等合资公司的合资自主品牌战略规划的。
比如,东风日产的一切决策包括品牌规划,都必须有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共同决定。东风日产决定推出“启辰”这一品牌,其实更多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日产方面。技术支持、平台共享、市场销售等,都离不开日产方面的合作。启辰等合资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只不过是冠以“自主”之名而已,离我们说的自主品牌其实相差很远。
其次,大自主战略涉及各个品牌之间的定位问题。
由于商用车在整个大自主战略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同时商用车自主品牌的规划基本由东风汽车自己单方面决策,因此商用车战略倒是没有太多的问题存在。但是,乘用车品牌之间的关系,在目前公布的东风大自主框架中并不十分明确和清晰。
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一般是以二三线市场作为主攻方向,因为它们要避开合资企业主推的外资品牌主导市场。但是,这样必然导致合资自主品牌与本土自主品牌发生市场上的重叠,甚至冲突。如启辰的推出很有可能会冲击东风风神的市场表现。东风想要体现所谓的大自主框架,就必须调整这些品牌之间的固有矛盾和冲突。
第三,合资自主本身的发展空间并不清晰,让合资自主在短期内徒具形式,而丧失了实际的市场意义。
在合资企业推进合资自主品牌的过程中,除了少部分合资公司是希望通过合资自主品牌进一步拓展市场以外,更多车企推进合资自主品牌行为,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临时应变之举。
目前,东风大自主框架的合资自主品牌中,也只有东风日产启动合资自主品牌,东风本田和神龙公司仍在酝酿之中。特别是东风与标致雪铁龙的合资企业神龙公司,本来在推进外资品牌的市场扩张上一直就显得软弱无力,要让他们在合资自主品牌上实现突破,更显艰难。
第四,大自主框架内的产品平台与技术互相支持缺乏统一的基础。
既然是统一的框架,那么各个自主品牌的技术、采购、平台都能实现互相的支持才能获得最佳的成本控制与市场效益最大化。但是,东风日产推出的启辰平台技术会与东风本田的平台与技术实现互通有无吗?显然,合资自主品牌的产品平台与技术,也不会与本土品牌的平台与技术实现共享。
因此,东风的大自主框架,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大自主框架。这三条自主战线,本身就是互相平行、互相独立、各自发展的产品阵线,它们之间虽然有共同的利益交叉,但是更多的有自己不同的利益取向。
东风大自主框架,只不过是一种以自主名义强行圈定的一种徒具形式的品牌规划。要想三种品牌阵营获得共赢,或者说三种自主阵营的发展最终都有利于东风自主品牌的发展,还是需要东风汽车做出更多的协调和努力。
责任编辑: 杨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