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全能家用车 逸致大点评

全能家用车 逸致大点评

大家车网 2012-08-02 14:40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王睿

    四年一度的奥运今夏在英国伦敦精彩上演,四年前北京奥运的璀璨盛况依然历历在目,中国奥运代表团荣登金牌榜首位。四年后的今天,各国运动员为了挑战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奋勇拼搏。每位运动员都为着目标发起冲击,在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精彩跌宕的赛事将轮番上演,让全球观众目不暇接。除了在大洋彼岸的伦敦上演着一幕幕激动的竞技比赛外,在国内车市里,车型的销量之争也在酝酿着。

    七月初,广州出台了“限牌”政策,这就意味着,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都进入了”限牌”之列,加上贵阳,全国共有4个城市已经实行了“限牌”,“限牌”是否会在更多的城市铺开,这个仍然是未知数,而坊间也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即将出台“限牌”的城市会是哪里?在这些条件因素的影响下,增购多辆车的成本(时间成本或牌照成本)将会随之增加,汽车消费者购置一车多用车型的欲望将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26日发布的2012年汽车市场形势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指出,如果下半年宏观经济向好,经济发展增速回升,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达2000万辆,增长达8%,而根据预测多功能车的销量为56万辆,同比增长13%,增幅领先于平均增幅,多功能车型的销量增幅逐步向SUV车型靠近,由此可见能满足一车多能的多功能车型将引领汽车消费的潮流发展方向。

全能家用车 逸致大点评(0) 大家车网

    逸致作为一款新生代家庭多功能车,正引领着多功能车从商务向家用转型。逸致的造型设计添加了许多时尚的元素,前脸采用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镀铬进气格栅,从两侧前立柱向中间丰田车标延伸的线条一气呵成,整个设计凸显时尚感和力量感。精美的菱形大灯配合车体造型,看上去立体而动感。“Zone Concept”的设计理念,展现在车身侧面上,车厢和行李厢外围的立体区域形成渐渐上扬的S型曲线,勾勒出逸致灵活、动感的气质,一改传统多功能车缺乏动感的特性,彰显时尚与高级感。

全能家用车 逸致大点评(1) 大家车网

    光有时尚的造型并不足以吸引家用车的消费者,空间是众多家庭选择车型的重要条件,逸致拥有媲美中高级车型的2780mm长轴距,长轴距是宽适空间的基本保障。逸致前后两排座椅距离最大可达975mm,为第二排乘员提供了舒适的乘坐空间,与此同时,为了兼顾人们热衷的户外休旅需求,逸致的独立调节座椅能提供32种不同的座椅组合方式,实现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满足各种日常生活的需要。除此之外,逸致的超大容积空间以及多处储物空间为家庭收纳需求提供了无限可能。逸致仅放平第三排座椅,旅行箱空间便可达到924L;将第二、三排座椅全部放倒,则可拥有1665L的超大旅行箱空间;除此以外,触手可及的23处人性化储物空间,使卡片、零钱和证件等小件物品存取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全能家用车 逸致大点评(2) 大家车网

    对于一款家用车,在动力方面不需要过分强劲,因为家用车更多的用途是在一般的上下班代步或者周末出游,所以动力适用以及油耗经济更容易受到家庭汽车消费者的青睐。逸致全系搭载丰田先进的直列四缸双VVT-i发动机(1.8L、2.0L配备了ACIS可变进气系统),提供1.6L、1.8L、2.0L三种动力选择,最大范围地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动力的需求,而且这种发动机的最大好处是,在车辆行驶时进、排气时间的控制更灵活精确,并最大限度实现了燃料的充分燃烧,从而保证充沛的动力输出之余,油耗也更具经济性。据悉,在双VVT-i发动机与先进的CVT无级变速系统配合下,共同组成了动力系统的“铂金组合”,使得逸致2.0L车型综合工况油耗低至7.7/100km。在动力总成方面,逸致兼具充沛的动力以及经济的油耗于一身。

全能家用车 逸致大点评(3) 大家车网

    最后,逸致的安全性也是备受认可的,在最近批次的C-NCAP碰撞测试中,逸致以48.3分的高分荣膺C-NCAP五星安全评级,领先多款参与评测的车型。安全评分在同级别的多功能车中,更是首屈一指。逸致的五星安全不仅源于众人所熟知的丰田独步车界的GOA车身设计,以及逸致领先于同级车型的7SRS安全气囊,其主动安全配置也是逸致在安全性方面制胜的法宝。逸致标配ABS防抱死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BA刹车辅助系统等常规安全配备的同时,配合比肩中高级车主动安全的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TRC牵引力控制系统和HAC上坡起步辅助控制系统,共同构筑了逸致的安全堡垒。

    笔者从造型、空间、动力以及安全多方面,点评了逸致之所以能够引领多功能车家用趋势的因素,多功能车将会广受关注与欢迎,传统商务多功能车也会随之引入更多时尚、家庭的元素,从最近新上市多功能车型中已经可见一斑,未来家用多功能车的走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强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