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客车上的风语者:探索运营“纳瓦霍”密码

客车上的风语者:探索运营“纳瓦霍”密码

大家车网 2012-08-02 09:19 来源:中国网 作者:

“ 7.9米客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不超过18升。”这样的数字,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 12米客车达到这个数字已屡见不鲜。但如果说,这是365天,每天从云南大理的弥渡到昆明往返,上座率不低于70%的7.9米客车年平均油耗数据,恐怕很少会有人不说,这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

  在蜿蜒大山间创造这一数字的是宇通ZK6798H的车主李季。说起李季客车圈里的人恐怕知道的不多,但说起风哥,可是知名度颇高。这位因对客车技术痴迷而叫响客车圈的人,是如何创下如此纪录?

  风哥的纳瓦霍密码

  风哥的称呼是从他的网名风语者而来。看过吴宇森执导的动作战争片《风语者》的人都知道,风中的语言,指的是战争中传递无数秘密的电波,而风语者就是背负高级军事机密的人。也名风语者的李季,是不是也像片中的纳瓦霍密码战士那样,探索着客车运营中的“纳瓦霍”密码。

  风哥很多年前就不自己开车了,但每天收车的时候都会到客运站,他要自己对车辆进行例行的安全检查。

  对客车技术颇有研究的李季认为,想做到节油,不仅要求司机按好的驾驶习惯做,比如:保持合理的行车速度,尽量避免突然加减速和换挡适中等,还要求对客车像自己孩子那样了解它、呵护它。他的口诀是“勤保养、勤调整。” 每天对车辆制动系统等十个部位必检,每周对传动系统进行例检,每半月对车辆油电路进行清洗,每15000公里调一次气门间隙、检查喷油泵供油提前角度。坚持一年四季都使防冻液,在山路上行驶,水温很容易达到沸点,使用防冻液会使沸点提高至109度。这样既不会使发动机开锅,也达到省油的目的。总而言之,要严格按厂家的规定去做,包括机油、润滑油、易损件等都要买厂家原装的配件。

  大多例行检查,李季都自己动手,他认为自己做要比维修站更细致,为此还买了不少专用工具。每次调整气门间隙他都会用百分表。他说,在发动机正常工作中,随着磨损的加剧,气门摇臂在气门杆的长期撞击下,会形成一个凹槽,用普通塞尺检查气门间隙时,无法测量凹槽的深度,用百分表来测量虽然麻烦一点,但可以精确调整气门间隙。而且在调整时还要注意,配气机构传动齿轮随着磨损,配气相位会发生改变,如果用曲轴皮带轮上的刻度来找到活塞上止点来定位,调整气门间隙,就会出现大的误差。

  就这样,李季用ZK6798H客车跑了四年客运,每天500多公里的高山与峡谷间的运行,燃油的费用平均比同线路上的其他车每天节省50多元。这还不算,到目前,他的车基本上没出现过什么故障,没有因为车的原因停运。

  对于这样的记录,风哥说,其实真没什么,一定要说有什么密码,就是最基本的规则做的一丝不苟,最基础的工具用的得心应手,最简单的汽车构造和原理背的滚瓜烂熟。

  品位男人的智选

  大多人想象里自己动手修车的男人,尤其是自己动手修客车的男人肯定是粗粝的样子。但当风哥出现在2007年春节前的“2006年度中国客车品牌与市场论坛”上,儒雅洁净的外型、温和有礼的谈吐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这也是风哥第一次从网络走到台前。

  论坛上,李季题为《个体经营者应选择品牌客车保障自身效益》的发言,迎来了大片掌声。之后,因其直指问题的犀利风格,受到了专业媒体的注意。这一年9月,发表在中国汽车报上的《为国产6米及8米客车“诊病”》的文章受到了客车业普遍的关注。

  记得,纽约专栏作家托马斯?弗罗德曼曾在自己的《世界是平的》书中说过,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个人在平坦的世界上能够尽可能深入和广泛地交流。他们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交流,也可以把他们的观点和众多的人交流。

  在随后的几年里,QQ、博客、论坛等网络交流载体,让客车圈更多的人认识了远在西南边陲对客车技术有独到见解的风哥李季。他在博客中发表了《市场在变化,用户需求在不断延伸,2008年用户最关注的》、《从北京客车展来看国产公交车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关于国产客车柴油机水温问题和散热系统的构想》、《客车更新过程中的一些动向和思考》等日志,虽然产量不高,但这些来源于钻研与实践的思考,吸引了不少圈里人的眼球,甚至有多家客车企业技术人员专程去云南和他探讨产品的使用与完善。

  也正是从这些文章中你会读出,这是一个对客车充满了激情和钻研精神的人,是个对客车很讲究品位的人,是个要在客车圈担当“风语者”的人。

  不过,也许令你想不到的是,风哥只是一个拥有一辆客车的个体经营者。这看似具有反差的形象,更会带来许多人想问的问题:他会选择什么样的客车去运营?问号的背后是,他是个对客车很在行的购买者;他是个不讲究政治及关系只看回报收益的购买者。

  对于选择,李季其实在2007年那次论坛演讲的标题中就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观点,他不止一次强调:“作为一个客车经营者,无论是选车还是经营都不能光注意到购买成本的降低,应使客车选购与使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选择品牌的客车、选择有保障的客车服务,将为自身客车创造良好的效益奠定基础。”

  在《市场在变化,用户需求在不断延伸,2008年用户最关注的》他进一步阐述, “影响客车运营效益的两大因素:使用者的个人习惯和客车结构。使用者的个人习惯和平常客车的维护,保养,调校,是一个变量比较大的因素,就好像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而客车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设计配套工作的优劣与否,可以决定客车的油耗和安全性能。选择品牌客车会让设计匹配合理得到更好的保障”

  2009年更新车辆的时候,经过认真比较,风哥选择了宇通的ZK6798H。

  懂爱才会创造

  俗话说,“好马还要伯乐”,好的车在好的车主手里才能真正创造出客车的价值。而让李季成为好的车主,在于他对车的痴迷。

  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季,16岁从家乡到汽车技校读书,两年的技校学习让其在朦胧中对汽车有了轮廓。真正开始钻研技术,是毕业后在运输公司当司机。从那时起,他就着魔似的爱上了汽车。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修理等等,只要是与汽车有关的书籍他都看。

  李季已记不清看过多少专业书,但让他自豪的是,对汽车的感悟既来自理论也来自实践。他经常会书读到一半,就跑到大修车间,专门看大卸八块的车。现在去他家,还会在书桌上,看到厚厚一叠的A4 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与汽车相关的数字。仔细端详你会发现,那上面布满了其手算的各种曲线、扭矩、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全部是小数点后三位。对技术的钻研和执着,让他接连拿到了运政颁发的汽车维修总检验员资格和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资格。

  而最早让大家领教他对客车的痴迷,是在2007年春节前那次论坛上。客车圈的人聚会,总喜欢谈一些行业的所谓八卦,但坐在旁边的李季总是引着人们朝技术的问题上走。只要谁与他说技术,他就会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一位与李季甚熟的朋友说,在北京客车展,李季最喜欢的事,就是与厂家的技术人员讨论问题。比如:柴油发动机最佳燃烧温度的水温能否保持在90度-95度之间;使用气压制动的客车为什么会有前轴刹车片的磨损远远小于后轴刹车片磨损,有些客车甚至长年累月从不更换前刹车片,但后刹车片更换频繁等。有时候争论起来,技术人员还真说不过他。

  别看李季对技术痴迷执拗,他可不是书呆子。他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写了一手好字,对历史颇有研究,还喜欢在家当“煮夫”,给老婆、孩子换着花样的做饭烧菜。女儿带着他做的艾窝窝到学校炫耀,是最让他得意的事。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带着孩子满处跑,去山里去采野生蘑菇,去河边垂钩钓鱼,跨越城市背包旅行。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热爱生活,懂得爱的人,才会充满自信,创造成功。

(中国网)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