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华晨宝马在建工厂起火 预计损失较为严重

华晨宝马在建工厂起火 预计损失较为严重

大家车网 2012-08-01 09:2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一场燃烧了近三个小时的大火,或将使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损失惨重。

30日晚20时30分左右,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一处建筑工地突发大火。据一位当时正在总装车间上晚班的工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起火建筑为钢结构石棉彩钢板厂房,里面存放一些施工用具。

据了解,起火的建筑工地是正在建设的涂装车间。“火势起得很快,很快就蔓延到整个车间,这个车间还没进生产设备,外部建筑都被烧着了。”工厂工人告诉记者。

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沈阳当地媒体称,大火发生后,沈阳消防支队出动11个中队、36辆消防车、140名消防官兵参与救火。3小时后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

“警方正在调查起火原因。”昨日,华晨宝马汽车公司副总裁孙玮告诉本报记者,铁西工厂的正常生产和后续建设未受影响,还将正常进行。

该工厂是宝马在中国投建的第二个生产基地,今年5月24日工厂中的总装车间刚刚投产。按照计划,今年之内,车身车间会投入使用,涂装车间于2013年内投产,涂装车间初期产能为30台/小时,并且已经预留了扩建空间,未来产能可以达到60台/小时。

当四大工艺车间(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全部投产后,这个华晨宝马的新工厂产能将达到20万辆,并具有根据市场状况将产能提升至30万辆的潜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生产能力,宝马集团在中国史无前例地连续追加了两次投资。2009年,宝马集团与华晨集团签署新工厂协议,共投资50亿元人民币,双方分别出资50%。一年之后,宝马宣布加大投入,双方投资额扩大至10亿欧元,主要用于建设冲压车间、涂装车间以及铁西新工厂的基础设施提升。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今年5月,宝马再度修改计划,将投资最终扩大至15亿欧元。

宝马方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经济损失还在估算。有业内人士称,如果是已经投入生产的涂装车间,全面过火的损失会比较大,但是在建中的车间具体损失情况不好评估。“里面到底有多少设备并不清楚,但如果按照总投资额估算,在建中的涂装车间的成本不会太低。”

国内豪华车市场正值井喷期,为了尽快完成市场“卡位”,奥迪、宝马、奔驰、英菲尼迪等豪华车制造商不遗余力在中国加大本土化力度。

以宝马为例,为了缓解其在华的第一家工厂——沈阳大东工厂产能不足的生产压力,在铁西新工厂的建设方案中,采取了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运作,该工厂2010年6月破土动工,2011年10月试生产,仅用16个月,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宝马(中国)工程人员看来,创造了宝马工厂建设的奇迹。

该工厂的总装车间已经投产两个月,主要组装宝马X1车型以及刚刚上市的新3系Li长轴距车型,根据规划,明年新3系标准轴距也将在铁西工厂投产。

孙玮明确表示,大火不会影响国产车型的供应。据悉,目前在新工厂总装车间组装的车身各部件均来自大东工厂,因为总装车间并没有受到大火影响,因此不会影响目前的生产节奏。

豪华车市场正进入激烈的胶着阶段。上半年,奥迪在华共销售整车19.39万辆,同比增长37.8%。宝马紧随其后,达到14.76万辆,同比增长30.4%。只有率先掀起价格战的奔驰,在华销量不足十万辆,仅为9.94万辆,同比增长7.8%。

三者的差距更大程度上体现在本土化策略方面,奥迪率先在中国国产,成本优势很快转化为巨大的销量优势。在初期进入中国市场时,宝马的市场策略稍显保守,本土化生产的决策颇为谨慎。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国产化策略进一步深入,最近两年宝马开始加大产品投放力度以及本土化节奏,包括新工厂建设进程、发动机工厂投产等。

如今,包括英菲尼迪捷豹路虎等相对小众的豪华车制造商都已经在中国排兵布阵,加大本土化战略。在各企业在中国大干快上本土化项目之时,两个月前北京现代第一工厂的大火以及华晨宝马这场意外大火或许都是一记警钟。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