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7-09 15:10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王睿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但各种安全事故也不绝于耳。如今,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的重视已毋庸置疑,可是,一些片面的安全理念,如铁皮厚薄决定车辆安全、日系车不如德系车安全等还是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心理。相反,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专业汽车安全测评机构,例如美国的NHTSA、欧洲的E-NCAP、日本的J-NCAP,中国的C-NCAP对各品牌车型的测试结果却不足够关注。
其实,对于汽车安全,消费者应该有一个理性、全面的认识。究竟一辆车的哪些配置是和安全有关?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分别承担着怎样的责任?钢板的厚度、车辆的重量能决定安全性吗?撞击后车辆变形,是安全还是不安全……这些与安全有关的事,不仅对于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有宝贵的参考作用,对于已经拥有爱车的车主来说,越多了解,也有助于让你更安全、合理地驾驶车辆。
车辆安全 别看钢板厚度要看钢板强度
人们常觉得,日本车的重量比较轻、钢板比较薄,所以安全性不及欧美车。其实,与钢板厚度相比,钢板的强度对于汽车安全性的影响更大。
首先,钢板薄了、汽车轻了并不代表汽车安全性能的降低。因为汽车轻量化主要是因为许多车型采用了新材料,例如高张力钢板或高强度铝合金等,按照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周青针的观点,汽车安全性的好坏关键还要看设计水平,所以,汽车的重量对于安全性所占的重要性并没有许多消费者误以为那样大。
在传统的观念里,一般会认为不会变形的汽车才是最安全的,其实这样的认识不完全正确。目前,车辆的安全设计主要集中在发生碰撞的瞬间,通过车身的前部溃缩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同时通过安全带、空气囊等缓冲装置将驾乘员所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值,这样的车身构造被称为车体吸撞结构。因此,安全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车厢结构进行强化,确保车内生存空间。
车身的安全取决于车身结构,焊点数量和质量,速度超过50km/h的碰撞与外板厚薄无关。比如第七代凯美瑞所采用的丰田GOA车身,这是汽车界两大安全车身结构标准之一,经过了数千次实际碰撞试验总结而出。GOA车身技术考虑了各个厂家的安全标准、技术前沿、最新成果、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同地域的典型事故形态等重点,它强调对人(乘员和行人)的保护。
再说钢板。按照德国钢协对钢板强度定义(180~300Mpa是高强钢,300~600Mpa是先进高强钢,大于600Mpa是超高强钢板),还是以凯美瑞为例,它百分之百使用的是高强钢板,其中,高强钢板270~340Mpa占50%,用于外板和辅助件;超高强钢板440Mpa占41%,用于结构件;在关键部位,如B柱、前防撞梁等,590~980Mpa的超高强钢板占了车重的9%。全部使用冷轧双面镀锌钢板,优化处理底盘的横梁、纵梁、座椅支架等部位,使得车身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碰撞时产生的伤害。
因此,如果消费者只看钢板厚度,而忽略了钢板强度这一关键的安全因素,而强度这一因素恰恰不像厚度是肉眼可视的,就会对日系车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误解。《成都商报》
类,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削减成本等。
责任编辑: 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