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一汽大众经销商加价 车主可获双倍赔偿

一汽大众经销商加价 车主可获双倍赔偿

大家车网 2012-06-28 07:4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消费者今后购一汽大众CC将不用加价。

  一汽大众发出首个国内汽车“禁止加价令”

  记者从一汽大众佛山经销商处获悉,根据厂家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大众品牌产品进行加价销售的通知》(下称“通知”),从6月22日起,一汽大众经销商在销售大众品牌全系列产品时,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指导价,不准以任何形式强制用户购买装备、装饰、保险、贷款等产品。据悉,这也是国内由车企以明文规定发出的首个汽车禁止加价令。

  正处于风口浪尖的一汽大众,在车源紧张日趋缓解之时,毫无征兆地发出禁止加价的文件,意欲何为?当禁止加价列入经销商的管理规范,能否终结加价并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当前,车市在汽车销售中,有哪一些“加价”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呢?

  新规:适用于6月22日后的购车行为

  通知指出,目前在很多地区,CC和高尔夫等车型仍存在加价销售的行为。通知要求,从6月22日起,一汽大众经销商在销售大众品牌全系列产品时,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指导价,不准以任何形式强制用户购买装备、装饰、保险、贷款等产品。如果经销商没有按此规定执行,用户可向一汽大众投诉,一经查实,经销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返还用户双倍加价金额的资金。如果拒不返还,一汽大众将取消当季经销商的全部考核佣金。

  据了解,目前一汽大众禁止加价新政仅适用于6月22日之后的购车行为,适用于一汽大众品牌旗下车型,新政并不涉及大众集团其他品牌。这也意味着,当前仍在加价的奥迪Q5、上海大众途观等,并不在政策监管之列。

  业内:其他品牌不会跟进禁止加价

  记者走访一汽大众佛山各大销售店发现,此前曾经加价的高尔夫6和CC,目前已回归厂家的指导价格销售。据南海一家4S店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车市不景气,一汽大众的车源算不上紧张,包括此前热销的高尔夫和CC,均有少量现车销售。即使是高尔夫热门配置车型,目前预订约1个月可提车;CC热门配置车型,预订约2个月可提车。该负责人表示,相对而言,南方地区近期加价现象并不明显,佛山也不例外。

  尽管售车加价一直为广大车主所诟病,但受限于当前的法规和被加价者愿挨,加价现象从来没有消停过,并随着车市冷热减少或增多。有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坦言,在当前车市不景气的前提下出台禁止加价的政策,也显得诚意不够。

  而也有其他业界人士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这是车企与经销商的一种博弈结果。当前车市不景气,恰恰是出台禁加价令最好时机。由于当前加价现象难成主流,在此时导入该政策,能减轻车企与经销商的敌对关系。

  曾在多个品牌经销商工作过的佛山汽车业内邵姓人士指出,经销商为赚取成本和利润,加价或变相加价销售热销车型也是弥补亏本一种十分常见的做法。出于平衡经销商的角度,绝大多数车企对经销商的加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会采取惩罚的举措。

  一汽大众单个车企发起的不加价商务政策,很难影响整体车市,估计除了大众系统外,其他品牌并不会贸然跟进。设定更多的限制条件,会让商家面临更巨大的经营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众新政所涉及的新车保险,在经销商售车的环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利润。

  索赔指引:

  录音图片

  均可作证

  一汽大众车型遭遇加价如何维权?一汽大众公关总监拱兴波(微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一汽大众产品时如果遇到经销商违规操作,购买前可拨打大众汽车客服电话(4008178888)进行举报。而已购车的消费者,可凭经销商违规操作的证据(如票据、图片和录音等),交给大众客服处理。经查实经销商违规后,消费者将会得到双倍加价金额的赔偿,车企还会对经销商进行处罚。

  提醒:隐性加价更是“宰你没商量”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极为热销车型,可通过大开狮子口的方式加价外,绝大多数的车型并不具备直接加价的底气。与明目张胆加价相比,绝大多数车商均通过隐形加价的方式变相赚取利润。业内人士建议,广大购车消费者除了不购买加价车型外,更应提防车商的隐性加价手段。

  一、包牌价宰你没商量

  在购车时,很多销售人员会告诉你“车企规定只能在这个区域销售,为确保我们不被罚,你必须在4S店上牌,不然我不敢卖给你”,事实上,在这样的开场白之后,已经开始了包牌宰你的前奏。根据上牌的流程,车主必须购买购置税、购买交强险(新车基本会购买商业险)等,异地户籍人员还需办理暂住证,此外上完牌还需缴纳路桥费年票、车船税等。当前,包牌隐性涨价主要体现在上牌费和保险费用,商家一般会收取500~1000元不等的上牌费用,实际支出仅为300元左右。机动车商业保险普遍可享受7折~8折的收费,但这个折扣商家一般不会让利。根据车价不同,商家从中赚取的差价普遍在800至数千元不等。

  二、精品价不符实

  新车贴膜、底盘装甲、防盗系统、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系统等,绝大多数的车主均会为爱车增加各种精品,这是商家隐性加价主要手段。有行内人士披露,在品牌店号称价值数百元的地毯,可能成本仅需三四十元。

  三、“增配车”上演大忽悠

  除了比较常见的额外加装精品外,一些经销商为增加噱头,更通过售后人员进行自行改装,推出门店专有的“增配版”,例如增加视频影像等功能。与基本版车型相比,一般均会贵很多。事实上,所有价值不菲的增配,都是商家变换方式,赚取高额利润的一种做法。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