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萨博成功自救真相调查:复兴路上变数仍存

萨博成功自救真相调查:复兴路上变数仍存

大家车网 2012-06-19 09:4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萨博成功自救真相调查:复兴路上变数仍存(2)

变数仍存

中日电动车联盟成立于今年五月,有消息称该联盟由具有国家电网背景的一家中国能源公司和一家日本风投公司组成,此外还有其他股东,但是暂时不方便公布名称。在发布会召开之前,中日电动车联盟网站的首页上已经打出了萨博的宣传广告语:“萨博汽车,特洛海坦和瑞典是创新和技术卓越的代表。在萨博汽车,致力于未来交通的解决方案随处可见!”

然而一个令人玩味的细节是,该联盟的网站是注册在其公关公司Springtime上的。因此尽管发布会已经召开,依然有业内人士认为,中日电动车联盟参与竞购萨博汽车或是为搏宣传。媒体对萨博一事的关注度,对于这家新成立的致力于电动车生产的公司来说,超过任何广告宣传。

有业内人士分析,即便资产分配完成,只要瑞典政府尚未批准,一切还为时过早。甚至有小道消息称,瑞典政府并不认可此次收购。张志勇不认同这种说法,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认为,瑞典萨博汽车破产清算小组的人出席了发布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表了瑞典政府方面的认可。说此事在未来或有变数,应该是由于双方目前只是达成了收购意向,并未正式签约。

他认为此事存在诸多令人费解之处。从公开信息推断,青年汽车是最有诚意的买主了。尽管有消息称,中日电动车联盟面对青年提高到40亿瑞典克朗的报价,加之瑞典政府对其收购方案不包括萨博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不满,其有意修改并购方案,然而,在原方案的15到18亿瑞典克朗的报价基础上,这个数字应该不会有更大幅度提升。

在其最终的收购目录中,依然没有包括零部件公司。瑞典政府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舍弃青年汽车包括收购萨博零部件公司的40亿瑞典克朗的高价,选择中日电动车联盟的呢?尽管在青年汽车的声明中,其称是由于品牌问题主动放弃,此前曾经承诺品牌使用权的品牌拥有者又为什么忽然变卦呢?

同样认为萨博一事仍存在变数的还有青年汽车,在其声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今中日电动车联盟已签订收购协议至此萨博的收购工作将告一段落,青年汽车注意到发布会上尚有很多未尽事宜和详尽计划尚未落实,我们仍将密切关注后续发展。”

青年仍有机会参局

青年汽车集团从2011年1月正式与瑞典萨博洽谈合作,最终萨博却花落今年五月份才成立的中日电动车联盟。田永秋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一直以来执着于萨博汽车的青年汽车就此彻底出局。

田永秋表示,根据中日电动车联盟的计划,其必然要面对更为严峻的盈利和长期资金问题。虽然该公司代表蒋大龙表示长期发展资金已到位,然而生物发电如何解决稳定原料来源、如何并入电网、电价如何确定等等都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利润情况,而且未来市场有多大都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他指出,资本是有逐利特性的。在电动车短期内难以形成产业化、不能带来利润的情况下,中日电动车联盟还要继续开发凤凰平台,需要持续投入巨大的资金,因此必然需要利用自身资源寻找过渡盈利点。该公司已经收购的萨博汽车资产都是和传统汽车产业相关,如果能找到具有传统汽车企业经验的合作伙伴,在短期内凤凰平台开发出相对电动车较容易在短期内获益的传统车型,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他认为,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用永远的对手。如果中日电动车联盟要找这样一个合作伙伴,青年汽车或是最佳选择。

首先,去年青年汽车集团去年已成功获取了瑞典萨博全新开发的凤凰平台技术的使用权,具备合作的技术优势和便利。在青年汽车的声明有这样一段话:上汽购买了罗孚的技术,南汽购买了罗孚的设备和技术,青年汽车在本次并购案中类似于上汽的角色,而中日联盟则类似南汽的角色。田永秋说,青年所购买的技术不存在排他性,因此其他购买的企业也可以共同使用。

其次,根据中日电动车联盟的计划,其拟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间推出首款萨博93电动车,首先瞄准中国市场,再推向全球。目前所有中日电动车联盟运作都以瑞典为中心,但市场和目标客户却以中国为中心,这样将来只能以进口的方式实现在中国的销售,削弱了其价格上的竞争力。要提升竞争力,国产化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又涉及到了敏感的内外资身份问题,外资身份又必须在国内找到一个合作伙伴才能国产。相对印度马亨德拉汽车集团等外资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中国汽车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萨博汽车的品牌则掌握在瑞典商用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和瑞典萨博防务公司手中。尽管萨博汽车品牌持有者担忧新的买主会砸掉这块有过辉煌的招牌,然而经过数年的亏损折磨以及眼下四分五裂的资产状况,这块招牌究竟还有多少含金量,真的不太好说。

1 2上一页下一页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