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从爱丽舍十年看国内消费者变迁

从爱丽舍十年看国内消费者变迁

大家车网 2012-06-13 10:44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赵京京

    岁月如梭,弹指间,中国汽车业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十年。十年间,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变,从年产销200万辆一举登上1800万辆的高峰,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从压抑需求到车市井喷

从爱丽舍十年看国内消费者变迁(0) 大家车网

   2002年,中国被压抑太久的汽车需求终于爆发,中国车市迅速“井喷”。从原来的“老三样”、竞争较小的情况下,到30%以上的年增长率,让行业各方“利益均沾”,恰巧这一年,以立足“精品家轿”的爱丽舍、福美来也正式上市。它们将优雅、时尚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因价格适中、技术先进、配置齐全和操控性卓越,随着当年车市的“井喷”,爱丽舍和福美来销售也非常火爆,堪称家轿市场的“火爆之星”。同时整个车市的火爆景象一直持续到2004年,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从2002年的325万辆一举迈过500万辆大关。      2002年购买第一辆爱丽舍的张建军说,当时下决心买车的最大诱因是: “外观内饰都不错,配置也比较丰富,当时也没有过多的考虑。”    成功的产品策略,对爱丽舍快速完成市场导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牢固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取得家轿市场的绝对优势,成为爱丽舍进入车市的良好开局。而且,短短数年时间,南北大众、上汽通用、东风雪铁龙、广本、广丰等汽车生产商在中国大地崛起。它们生产的车型迅速走红全国,驰骋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便利,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从井喷到创新用户需求    经过了井喷之后,中国车市从2005起迎来战国时代,“竞争加剧”成为这个时期最显著的行业特征。以奇瑞、吉利、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阵营壮大,竞争者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需求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各车企加快新车的投放速度,不断变换着营销策略,车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从爱丽舍十年看国内消费者变迁(1) 大家车网

    面对纷繁的市场,以及市场形势的转变,2008年,东风雪铁龙推出了全新设计和300余项改进的2008款新爱丽舍,在车型配置上更趋人性化。产品总设计师谈民强说:“第二代爱丽舍出来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用户对车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会按需购车、以安全、实用、舒适等产品本身的价值作为选择标准了”。此外,面对消费者对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爱丽舍也是首开国内A级车批量安装博世8.1版本ABS的先例。    随着产品的丰富和保有量的增加,爱丽舍始终坚持的精品家轿路线,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同时品质过硬、配置丰富成为其主要卖点。 从创新用户需求到用户价值为先    经过了“井喷期”和“竞争加剧期”后,随着市场开放带来了技术、制度、管理及人才等要素的积累,2010年开始,中国车市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汽车企业开始进入规模化、体系化的良性发展阶段,很多车企逐步由单纯追求销量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以用户价值为先的内涵式增长方式。    众所周知,法国人的细腻是出了名的,如同德国人的严谨和意大利人的随意,这种民族性格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到对汽车生活的追求。东风雪铁龙也正是传承了这一点,在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追求上,坚持着“家一样的关怀”品牌服务理念,为爱丽舍日积月累地积淀用户的感知与使用价值体验。    东风雪铁龙在全国超过600家网点的庞大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便捷、丰富的保养维修资源,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才能让用户感受到贴心。2009年,石家庄遭遇了50多年难得一见的暴雪灾害,一位爱丽舍用户在半夜给4S 店打电话,说他的车在雪地里抛锚了,能不能帮忙“营救”。虽然外面暴雪纷飞,技术专家想到的只有“尽快营救”,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救援,将客户的车拉回服务中心。事后技术专家说,当时雪非常大,车子陷得那么深,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解决,但既然知道客户有困难就一定要帮忙。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十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汽车价格越来越亲民了,配置越来越实惠了。以十年前主流的国产车爱丽舍、捷达为例,当时的价格在几十万元以上,现在爱丽舍、捷达的技术更先进、配置更丰富,可价格已经在8万元左右。不过,中国虽然已是公认的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这十年汽车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但与汽车制造强国相比,中国汽车产业依然大而不强。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